返回页顶

管理及支援部

管理及支援部组织图

管理及支援部由一位助理处长掌管,并由两位首席入境事务主任分别领导该部辖下的部队管理科及入境事务学院。

部队管理科负责处理约5 678名入境事务队成员的员工福利及纪律、部门的公共关系事宜,以及进行管理审核和就市民的投诉进行检讨;入境事务学院则负责入境事务队成员的招聘、培训、调配及专业发展事宜。

部门管理科

部门管理科由一位首席行政主任掌管,就部门的人事管理、编制管控、财务、物料供应及一般行政工作,直接向副处长负责。

招聘活动

为配合各项新措施所带来的人手需求以及继续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部门于二零一六年一月及四月展开新一轮的入境事务主任及入境事务助理员招聘活动,获聘人员已于同年八月开始接受入职训练。本处在二零一六年共聘任210名入境事务主任及259名入境事务助理员。

本处人员在「教育及职业博览2016」向市民介绍入境处的工作。
本处人员在「教育及职业博览2016」向市民介绍入境处的工作。

本处参加了二零一六年一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教育及职业博览」,向市民介绍本处的招聘活动,以提升部门形象。此外,本处更在各大专院校、专业教育学院及持续进修院校举办就业讲座,吸引人才加入。

专业发展

要成为一支专业和高效率的团队,关键在于每名员工都能发挥所长及致力提供卓越的优质服务。管理及支援部辖下的专业发展分科负责招聘活动的筹划、岗位的调配、工作表现的管理及培训计划的安排,致力为入境事务队成员策划切合所需的专业发展方案。此外,专业发展分科亦负责检讨本处的整体人手调配方案,以应付部门的运作需要。

训练

入境事务学院

入境事务学院
入境事务学院

入境事务学院(简称学院)负责入境事务队成员的培训,制订每年的培训及员工专业发展计划,推行在职训练及检讨有关课程的成效,并致力为入境事务队成员提供训练课程与学习资源,确保各成员具备所需的技能,以应付不同挑战。此外,学院亦在部门内积极推广终身学习的文化。

学院是一座楼高13层的特别用途综合大楼,设有多项训练及住宿设施。基本设施包括步操场、课室、演讲厅、室内游泳训练池、学习资源中心、讯息资源中心、障碍训练场、健身中心及建有高架跑道的室内运动场等。学院还附有一些特别设施,包括出入境管制系统训练中心、自助出入境检查训练中心、视像录影会面室及模拟法庭,为学员提供一个模拟实际工作情况的训练环境。学院提供住宿设施给学员,目的是培育学员的纪律意识及建立团队精神。此外,位于学院的教学资讯廊旨在详细介绍本处的工作及历史发展。

学院的职责是为入境事务队成员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服务市民。为配合部门的最新发展,学院除了不断加强现有的入职和在职训练外,还积极与内地及海外相关单位安排交流互访活动。为推广终身学习的文化和促进员工的个人发展,本处亦资助员工参加由其他政府部门或外间机构举办的各种培训课程。

入职训练

学院主要提供两大类训练课程:入职训练和在职训练。入职训练旨在使新聘人员具备执行职务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入境事务主任的入职训练课程为期25周,而入境事务助理员的入职训练课程则为期14周。训练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课题涵盖法律、出入境政策及程序,以及本处的职能和组织架构等。入职训练特别着重培养学员严守纪律,以及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的热忱。此外,课程亦包括步操、战术训练、体能训练、游泳及急救等训练。入境事务主任的入职训练,更会透过管理工作坊、督导练习及领袖训练营等不同类型的训练项目,加强学员的管理技巧和领导才能。

二零一六年,共有130名入境事务主任及181名入境事务助理员在学院完成入职训练。

本处人员在入境事务学院接受全面及多元化的专业培训。本处人员在入境事务学院接受全面及多元化的专业培训。本处人员在入境事务学院接受全面及多元化的专业培训。本处人员在入境事务学院接受全面及多元化的专业培训。
本处人员在入境事务学院接受全面及多元化的专业培训。

在职训练

二零一六年,学院为2 724名不同职级的入境事务队成员举办各类在职训练课程,包括创新领袖工作坊、高级入境事务主任管理才能课程、入境事务主任增修课程、高级入境事务助理员发展课程及高级入境事务助理员效率促进课程等,以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及技能。

此外,学院亦为各管制站的同事提供出入境管制系统(前称快检通系统)和自助出入境检查(前称旅客及车辆(司机)自助出入境检查系统)的培训课程。二零一六年,共有145名管制站人员及督导人员接受相关训练。

其他训练

为了配合部门「关顾共融、群策群力」的信念,以及加强管方与前线同事的双向沟通,学院与部队管理科合办了一连串「探访工作间」活动。此活动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让同事分享工作间沟通技巧及评核报告书写技巧等课题的经验。学院与部队管理科在二零一六年探访了各个办事处及管制站共22次,当中共有646位同事参与。

学院亦安排各级入境事务队成员参加其他政府部门、组织及机构举办的训练课程,当中包括公务员事务局辖下的公务员培训处举办的管理、语言、传意及国家事务课程,香港警务处举办的各项指挥课程和侦缉训练课程,以及惩教署举办的防暴战术训练。

为更能保障办事处内的同事和市民的安全,年内共有298名人员参加了基本急救课程,另有24名人员参加了急救复修课程。此外,共有71名新入职人员参加了急救证书课程暨成人心肺复苏法及自动体外心脏去纤维性颤动法证书课程。

海外训练及交流计划

人力资源发展对本处持续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为装备同事以面对工作挑战,学院继续安排同事接受海外训练及与海外有关执法机关进行交流,让他们扩阔视野,增进个人专业知识,并提升管理及领导才能,发挥个人潜能。二零一六年,本处安排了26名同事往海外参加交流活动或有关管理、发展和调查技巧的培训课程。

内地训练及交流计划

本处与内地有关当局在工作上的联络和接触日益频繁。为使入境事务队成员能扩阔视野,对内地的法律制度及社会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及促进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学院在二零一六年安排了191名不同职级的同事到内地交流考察或接受培训。

学院在二零一六年为282位内地各级官员安排了共17期赴港交流研习课程,以强化双方的合作和沟通。

本处为内地各级官员安排赴港交流研习课程,以强化双方的合作和沟通。本处为内地各级官员安排赴港交流研习课程,以强化双方的合作和沟通。本处为内地各级官员安排赴港交流研习课程,以强化双方的合作和沟通。
本处为内地各级官员安排赴港交流研习课程,以强化双方的合作和沟通。

顾客服务工作坊

为加强同事的沟通技巧和团队精神,学院在二零一六年为520名由入境事务助理员至高级入境事务主任职级的同事举办了多个顾客服务工作坊和相关的课程。

战术训练

学院继续为前线人员提供为期半天至两天的战术训练课程,以提升前线人员对控制反抗及安全押解的意识。训练内容包括控制反抗技巧以及各种防御装备的使用。此外,学院在二零一六年亦为60名前线人员开办为期十天的基础防暴装备使用及战术训练课程,以及为期五天的院所管理课程,以加强青山湾入境事务中心的管理能力。

团队建立训练

为了巩固出入境管制站前线人员的团队精神,并加强队员与主管人员间的默契、互信和支持,学院在二零一六年继续为管制站前线人员举办为期两天的前线人员团队建立训练课程。课程期间,学院邀请他们所属科别的管理层探访有关前线人员,藉以加强前线人员的归属感及促进关顾共融的文化。二零一六年,共有93位高级入境事务助理员至入境事务主任职级的同事参加了该课程。

团队建立训练课程团队建立训练课程
团队建立训练课程

快乐工作间

为了增加前线同事对情绪和正向思维的了解,发掘同事的无限创意和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学院自二零一五年一月开始为前线人员推出崭新的「快乐工作间」一天课程。二零一六年,共有268位入境事务助理员和高级入境事务助理员职级的同事参加了该课程。

网上学习及入境事务学院网页

为提倡终身学习,以及使员工能应付工作上的新挑战,学院在部门内联网的入境事务学院网页提供不同的网上课程,供同事学习。同时,学院由二零一零年五月开始与公务员事务局合作,在公务员易学网的电子学习平台上推出不同的网上课程。透过这两个平台,员工可按照自己进度及时间表学习。

员工亦可透过部门内联网的入境事务学院网页借阅学习资源中心书籍,以及浏览训练活动录像、相片及其他有用参考资料。

青年培训

本处一向积极参与青年培训计划。二零一六年,学院与教育局合办多元智能挑战营,共邀请了80名初中学生参加。透过五天在学院的留宿训练,协助学生建立自信、培养自律性及团队精神,并加强他们的纪律意识。

自二零一三年起,本处推行了一个崭新的青年培训计划,名为「入境处青年领袖」,旨在为本港中三至中六的学生提供纪律及领袖训练,协助学生建立正面的价值观、服务社会及增广见闻。自计划推行以来,已有百多名学生加入成为「入境处青年领袖」,并接受训练。除了首批来自屯门区中学的队员外,今年也有葵青、沙田及大澳的中学加入本计划。另外,本处有三十多名热心同事,成为了此计划的义务导师,在公余一同为培育青少年作出贡献。

「入境处青年领袖」计划协助学生建立正面的价值观、服务社会及增广见闻。「入境处青年领袖」计划协助学生建立正面的价值观、服务社会及增广见闻。
「入境处青年领袖」计划协助学生建立正面的价值观、服务社会及增广见闻。

教师训练营

自二零零六年起,本处每年都与教育局为现职中学教师合办训练营,透过两天的留宿训练,扩阔教师对纪律训练的认识,冀能协助教师发展教育工作。二零一六年,学院为25位来自不同中学的教师举办了训练营。

《行为及纪律指引》 《行为及纪律指引》

行为及纪律指引

除了提供工作知识和技能训练外,培养员工正直诚信的操守亦十分重要。为了让员工能够遵循最新的公务员行为指导方针,「行为及纪律指引」(简称指引)已上载部门的内联网。指引列举了多个有关利益冲突及个人行为的例子,同时亦强调了上司在督导属员和处理利益冲突上应负的责任。本处所有员工应秉持指引内的基本信念,坚守最高的诚信,不断提升工作质素和效率,竭诚服务市民。

福利和康乐

本处非常重视与员工保持紧密接触,并透过不同渠道让管职双方进行咨询和沟通,包括举行委员会会议、参与非正式会谈和小组讨论、福利探访及出版通讯刊物等,持续不断改善员工福利和部门与员工的关系,强化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使命感。此外,透过举办多项体育及康乐活动,让管职双方加深了解和互信。本处鼓励员工提出改善工作环境及服务质素的建议,并会认真及适时跟进有关建议。

本处举办多项康乐活动,增进同事间的了解和加强团队精神。本处举办多项康乐活动,增进同事间的了解和加强团队精神。本处举办多项康乐活动,增进同事间的了解和加强团队精神。本处举办多项康乐活动,增进同事间的了解和加强团队精神。
本处举办多项康乐活动,增进同事间的了解和加强团队精神。

入境事务处职员协商委员会

入境事务处职员协商委员会是部门管职双方的正式协商架构。协商委员会的设立,旨在加强管职双方对影响员工利益事宜的了解和合作,例如服务条件、宿舍分配、训练、晋升和职业前途发展等。协商委员会每季举行一次会议,由助理处长(管理及支援)担任主席,成员则包括6名管方代表和20名来自入境事务主任职系、入境事务助理员职系和各文职职系的职方代表,并有一名公务员事务局的代表列席会议。

福利探访及辅导服务

除了管职双方所举行的正式和非正式会议外,本处的褔利主任亦定期到不同的工作地点探访员工,了解他们所关注的事项和感受。为了加强与前线同事的接触,增进同事间的了解,加强团队精神和沟通,福利组于二零零七年七月成立前线支援小队(简称小队),经常探访前线的入境事务队成员,与员工分享对工作方面的意见,并转达他们的诉求。小队由成立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共进行了239次探访。

除此之外,福利主任亦会前往医院探访患病或受伤的员工,以及进行家访,为有需要的员工提供善后援助。二零一六年,福利主任共进行了320次伤病慰问及12次的医院及家庭探访。

福利主任亦会约见个别因工作压力或个人问题而感到困扰的员工,并为他们提供辅导服务或协助。二零一六年,福利主任共约见员工25次。

入境处聆心服务中心

为了更全面支援同事的心理健康,以及为有需要的员工提供即时的辅导服务,本处于二零零八年三月成立了聆心服务中心(简称中心),并聘请一位临床心理学家提供专业的辅导服务,协助同事以积极的心态处理工作及生活所带来的压力。中心的临床心理学家同时协助管方筹划及举办课程,包括「快乐工作间」、「压力管理」、「认识精神科疾病」及「认识精神健康及基本的辅导技巧」等,以提升同事的心理及精神健康。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心提供了1 785次个人心理辅导,并举办了335次讲座。

此外,中心亦举办促进身心健康的课程,并不时邀请著名讲者就不同课题主持讲座,以协助员工培养健康和平衡的生活模式。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心已举办了47次健康讲座,促进同事对健康生活的认知。

本处在二零零八年建立了朋辈支援网络(简称网络),以加强各组别员工之间的朋辈支援。目前,网络共有超过300名成员,包括纪律及文职人员,他们均获安排接受基本辅导技巧和精神健康入门知识的训练课程。中心的临床心理学家及福利组人员亦不时与网络成员会面,以了解他们在提供辅导服务方面的情况及建议他们如何处理困难个案。中心会继续为他们安排适当的课程以增进他们的辅导技巧,并且邀请更多员工加入网络。

入境事务处职员同乐会

入境事务处职员同乐会(简称同乐会)全年不断为员工及其家属举办各类体育及康乐活动,以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增进同事间的了解和强化团队精神。在福利组的体育及康乐活动小队的支援下,同乐会在二零一六年安排了多项不同的体育活动,包括龙舟竞渡、球类比赛、陆运会、水运会及七公里长跑赛等,并定期开办瑜伽班。同乐会年内亦举办了其他康乐活动,例如郊外远足、夏日海上畅游、家庭郊游乐、圣诞儿童联欢会、周年聚餐、「入境之SING Karaoke大赛」及新春团拜等。员工及其家属均积极参与上述活动。

入境事务处职员同乐会为员工及其家属举办各类体育及康乐活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入境事务处职员同乐会为员工及其家属举办各类体育及康乐活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入境事务处职员同乐会为员工及其家属举办各类体育及康乐活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入境事务处职员同乐会为员工及其家属举办各类体育及康乐活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为了令部门各运动队伍持续发展及加强部门上下一心的团队精神,同乐会在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委任了16位同事义务担任各运动队伍的领队。在各领队带领下,部门运动队伍代表于二零一六年在多项纪律部队杯赛及公开赛事中继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在多项室内划艇、排球及沙滩排球比赛中均勇夺冠军。此外,自二零一四年起,部门女子队更分别在赛艇及非撞式榄球比赛中连续三年取得冠军及全场总冠军的佳绩。

入境事务处乐队
入境事务处乐队

「入境事务处乐队」于二零一五年五月成立,以业余银乐队形式参与部门的演出及会操,亦不时获邀到不同场合演出,例如部门的周年晚宴、其他部门的嘉年华会等。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乐队共有超过30名来自不同组别的纪律人员。

同乐会辖下的入境事务处义工队于二零零二年六月成立,以推动本处员工在公余时参与义务社会服务活动。义工队曾参与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务及慈善活动,例如「特殊奥运执法人员火炬慈善跑」、「健康快车慈善跑步为光明」、「乐施毅行者」及「友‧导向」等,对社会贡献良多。二零一六年,义工队累积超过9 713小时服务时数,获义工总领袖及社会福利署署长颁发义务工作嘉许金奖状。

入境事务队福利基金

入境事务队福利基金是根据《入境事务队条例》设立,旨在为入境事务队成员或前入境事务队成员谋求福利和给予贷款。基金亦向需要经济援助的受供养家属发放补助金,以协助他们支付已故入境事务队成员或前入境事务队成员的殡殓费。

二零一六年,用以支付福利设备、购买慰问礼品和举办体育及康乐活动等费用为931 292元。

管理审核

二零一六年,部队管理科辖下的管理审核组人员曾到多个管制站及办事处视察,以确保有关人员妥善依循各项出入境政策、处理申请的程序和行政规则,并提出进一步改善工作质素及提供更优质顾客服务的建议。

管理审核组辖下的检讨专责小组负责接收市民的投诉和监察有关的回复。所有经调查的投诉均交由部门投诉检讨工作小组进行分析和覆检,以及就投诉中的指控是否成立提供意见,并在有需要时提出改善建议。该工作小组由助理处长(管理及支援)担任主席,成员则包括部队管理科和管理审核组的人员。二零一六年,经本处复核的7宗投诉中,有5宗属成立个案。同年,本处共收到4 579封嘉许及感谢信。

奖励和嘉奖

二零一六年,前入境事务处处长陈国基先生,I.D.S.M.获颁授银紫荆星章,前助理处长黄然生先生则获颁授香港入境事务卓越奖章,另有四名人员获颁授香港入境事务荣誉奖章。

此外,品行良好、服务年资达若干年且工作表现令人满意的员工会获颁发奖章和加叙勋扣。二零一六年,共有203名服务年资达18年的人员获颁发长期服务奖章、106名服务年资达25年的员工获颁发加叙单条勋扣、68名服务年资达30年的员工获颁发加叙双条勋扣,以及237名服务年资达33年的员工获颁发加叙三条勋扣。至于本处发出的奖状方面,有25名员工获颁发处长嘉许状,18名员工则获颁发助理处长嘉许状。

传讯及公共事务

传讯及公共事务组负责发布有关本处的新闻。该组是本处与传媒之间的桥梁,其工作包括与传媒保持紧密及有效沟通、解答传媒的查询、拟定部门的宣传计划,以及公布本处最新推出的政策。该组经常与外间机构保持紧密联络,亦是部门处理公共事务和出席公关活动的代表。

入境事务处处长曾国卫先生主持二零一六年工作回顾简报会,并向市民介绍即将推出的「旅客自助离境服务」。入境事务处处长曾国卫先生主持二零一六年工作回顾简报会,并向市民介绍即将推出的「旅客自助离境服务」。
入境事务处处长国卫先生主持二零一六年工作回顾简报会,并向市民介绍即将推出的「旅客自助离境服务」。

二零一六年,传讯及公共事务组就出入境事宜,例如为数量持续上升的跨境旅客提供快捷的出入境检查、与澳洲推行互用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实施便利澳门居民的出入境措施、协助在境外身陷困境港人、实施新签证政策或措施、增加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入境的国家、以及针对非法劳工和触犯入境条例者所采取的执法行动等,发放新闻稿、解答传媒查询、安排拍摄活动和举行新闻简报会。

查询及联络

本处人员正解答市民有关本处各项服务的查询。
本处人员正解答市民有关本处各项服务的查询。

查询及联络组的主要工作是解答市民有关本处各项服务的查询。该组现时采用的入境事务查询服务系统,能统一处理市民以电话、电邮、传真、信件,以及亲临办事处所提出的查询。

为了向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该组不断致力完善现有查询服务系统的功能。系统现时不但能将市民的查询电话转驳至本处24小时电话预约服务系统及电话查询申请状况系统,提供一站式服务,亦能为市民提供各分区办事处、人事登记办事处及入境处总部部分办事处的即日派筹额满情况的资料。为进一步便利市民取得本处一般查询热线内的预录资讯,该组印制了精美的自助查询资讯卡派发予公众人士,亦在本处网页内上载了一般查询热线自助查询流程图供市民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