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系统部由一位助理处长掌管,负责处理处内一切有关资讯系统的发展和运作、纪录管理及个人资料私隐保障事宜。
面对不断转变的社会及经济环境,本处一直抱着与时并进、精益求精的态度制定资讯科技策略,以配合21世纪数码化年代,并积极研究采用各种高新科技,为市民提供有效率和高质素服务,同时确保本处的业务常规及工作程序均遵照《个人资料(私隐)条例》的规定。
资讯系统部按功能划分为五个科别,负责处理本处资讯系统及相关事宜。资讯系统(发展)科负责制定及推行处内的资讯系统策略和开发新的资讯系统,以应付未来工作需求。资讯系统(运作)科负责管理目前运作的资讯系统,确保系统保安以及不断优化及更新各系统和有关程序。纪录及数据管理科负责一切有关资料私隐、公开资料和处内纪录管理的事宜。身份证(系统)科负责策划和推行「新一代智能身份证系统」。科技服务科则为处内电脑系统的应用及发展提供技术支援。前四个科别各由一位首席入境事务主任掌管,而科技服务科则由一位总系统经理掌管。截至二零一八年年底,各管制站共设有699条多功能e-道,可灵活调配供合资格的香港居民或访港旅客使用。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罗湖管制站的e-道服务扩展至11岁以下就读小学的跨境学童。二零一五年五月,跨境学童e-道服务再扩展至落马洲支线管制站。现时,罗湖及落马洲支线管制站各设有六条跨境学童e-道。
自二零一二年八月底起,本处已分阶段于落马洲支线、深圳湾、落马洲、沙头角、文锦渡及罗湖管制站实施「跨境学童简易过关程序」。本处人员以便携式出入境检查装置为已登记的跨境学童提供更快捷的出入境检查服务。
二零零八年五月,机场管制站的e-道服务扩展至18岁或以上持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旅游通行证、注有「HKG」区码的亚太经合组织商务旅游证或香港国际机场访港常客证的经常访港旅客。于二零零九年九月,这项服务进一步扩展至多间航空公司的合资格飞行常客会会员。自二零一二年四月底起,经常访港旅客如持有无须入境签证/进入许可来港的有效旅行证件,并在登记时于过去12个月内经香港国际机场访港三次或以上,以及在香港没有不良纪录,亦可登记使用e-道服务。
为使港澳两地居民出入境更加便利,已登记的澳门永久性居民自二零零九年十二月起可使用设于港澳客轮码头及中国客运码头的e-道办理出入境手续。这项安排于二零一一年七月扩展至屯门客运码头,其后推展至所有管制站。同样地,合资格的香港居民亦可使用澳门管制站的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自二零一六年十二月起,持有《香港特别行政区签证身份书》的香港非永久性居民和持有《澳门居民往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旅游证》的澳门非永久性居民亦可享用此便利措施。
二零零九年三月,本处在罗湖管制站推出「快捷e-道」试验计划,为现时可使用e-道服务的18岁或以上已登记的香港居民,提供更快捷的e-道服务。该服务于二零一八年十一月扩展至深圳湾管制站及落马洲支线管制站。
自二零一二年一月三日起,持本式往来港澳通行证的合资格经常访港内地旅客登记成功后,可使用e-道办理自助出入境检查手续。随着内地当局推出卡式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由二零一四年五月二十日开始,持卡式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的合资格内地旅客亦可使用e-道过关。
截至二零一八年年底,约有990 000名持本式往来港澳通行证内地旅客及576 000名其他经常访港旅客办妥登记使用e-道服务。
自二零一三年九月起,本处在落马洲支线管制站、港澳客轮码头、深圳湾管制站及中国客运码头推出具语音辅助功能的e-道供视障人士办理自助出入境手续。该服务亦于二零一八年九月、十月及十二月分别扩展至高铁西九龙、港珠澳大桥及罗湖管制站。使用此服务的人士只需在e-道入口按下启动按钮,增设的语音系统便会提供适当的语音提示,引导他们完成出入境手续。根据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的安排,合资格的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可登记使用参与国家/地区的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而参与国家/地区的合资格护照持有人亦可登记使用香港的e-道服务。继与韩国、新加坡、德国和澳洲推行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的安排后,本处于二零一八年九月亦与泰国推行相似安排。此外,自二零一八年十二月起,香港与新加坡进一步为登记「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提供便利措施,让双方的合资格护照持有人往来两地时更为方便。
本处现正积极与其他国家/地区商讨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预期陆续会有更多国家/地区成为我们这方面的合作伙伴。
自二零一五年九月起,已办妥登记的领事团身份证持有人可使用设于各管制站的e-道办理自助出入境检查手续。
台湾居民预办入境登记于二零一二年九月一日推出,让合资格的台湾居民可直接透过电子方式经互联网提交免费预办入境登记,无须经由台湾航空公司办理申请,并可即时显示申请结果,进一步为来港的台湾居民带来便利。
印度国民预办入境登记于二零一六年十二月十九日推出,印度国民可透过电子方式经互联网提交免费预办入境登记来港旅游或过境。
旅游通行证签发系统支援签发旅游通行证给经常访港的旅客。旅游通行证上的电脑可读资料透过光学字体辨读机输入系统,持证人可在各管制站的「香港居民」柜枱快捷地办理出入境手续。
香港自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九日起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商务旅游证计划。此计划利用电子数据联通系统,方便获认可的商务旅客在前往亚太区各成员地区前,能预先申请批核入境申请。来港的商务旅游证持有人可使用各管制站内的「香港居民」柜枱办理出入境手续。
政府办公室电脑化系统为本处内部及香港特区政府各决策局与部门之间,提供快捷的通讯和发布消息的途径。
电子处理假期申请系统是首个政府与雇员电子服务项目。本处所有员工均可透过本处任何已联网的电脑工作站,在网上处理假期申请、计算及纪录假期。
行动及行政支援资讯系统是一个联机资讯系统,旨在提升行动及行政范畴的工作效率。该系统令人事、物料供应及存货资料的管理更为方便。
本处的内联网提供电子渠道供迅速发放多媒体资讯,加强员工的沟通,并作为线上自学课程的平台。二零一八年,浏览内联网的人次约365万,每日平均约一万人次。
为向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本处自一九九六年五月三十一日起设立网页。互联网使用者除了可透过本处网页获得最新的消息和资讯外,亦可透过网页连结浏览相关政府部门/机构的网站。
资讯汇库系统提升了部门提供及分析各类数据的能力,以便管理层参考并作出决策及资源规划。
此外,本处亦于二零一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推出更新版本的「入境处流动应用程式」。为配合新一代智能身份证的推出,更新后的流动应用程式除原有的服务外,还加入了「一般申领身份证预约」及「全港市民换领身份证计划资讯及预约」功能,供市民预约申领或换领身份证并预先填写申请表格,令申请更便捷。截至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已录得约241 000次下载。
本处十分重视个人资料私隐及纪录管理,致力确保业务常规、工作程序及所持有的个人资料及纪录,均按照《个人资料(私隐)条例》、其他相关法例、规例及指引来处理。本处制定、定期审视和更新部门保障个人资料和纪录管理的政策、工作指引及程序,确保员工在处理个人资料时,均遵守有关规定,以及妥善管理各项纪录。为提升本处保障个人资料私隐和纪录管理,本处已推行「私隐管理系统」,并成立「私隐循规监察小组」以监控部门整体私隐循规情况及检讨相关私隐管理系统。与此同时,本处亦举办培训讲座、研讨会和工作坊,提高员工对保障个人资料私隐和良好纪录管理的意识,以及处理查阅个人资料和索取资料申请的能力,从而培养尊重私隐的文化。
自二零零零年起,市民可根据《电子交易条例》指定的规格、方式及程序,以电子方式申请多项本处的服务,例如航机机长根据《入境条例》的规定提交列载全体机员和乘客的订明详情,以及市民根据《婚姻条例》的规定提出在教堂举行婚礼而申请婚姻登记官证明书的要求。详情可参阅本处网页www.immd.gov.hk.
申请人除可亲身或以邮递方式提交申请外,亦可使用本处为市民而设的电子表格,填妥后经由互联网递交本处。申请范围包括:
市民可于本处网页下载这些电子表格。
为改善服务质素,本处在二零一零年三月委聘顾问进行第三代资讯系统策略检讨,以制定长远的资讯系统策略。有关检讨建议部门应推行以下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系统,以提升其服务质素和处理能力,应付日后具挑战性的业务需求。
「新资讯科技基建设施」项目下的两所数据中心及一个新资讯科技基建设施已分别在二零一四年及二零一五年投入运作,而「出入境管制系统」亦已于二零一七年全面推行。此外,本处于二零一八年推出「新一代智能身份证系统」,以配合全港市民换领身份证计划的推行。
「新一代电子护照系统」项目正进行系统开发及测试工作。此项目预计可于二零一九年第二季分阶段推行。新系统主要用以取代日渐老化的现有电子护照系统和更有效地支援签发新香港特区旅行证件的工作。另外,「新一代个案简易处理系统」项目现正进行招标工作。该系统包括「签证自动化系统」、「协助在外港人、生死及婚姻、居留权决策支援系统」和「执法个案处理系统」,预计可自二零二一年年初起分阶段推行。至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项目,有关的可行性研究将于二零一九年年中展开。
本处于二零一七年十月十日率先在香港国际机场推出「离境易」,并于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扩展至各管制站。「离境易」采用容貌识别技术核实旅客身份,让合资格旅客无须预先登记便可使用自助离境服务。有关措施为旅客带来更便捷的出入境服务,亦能提升出入境管制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