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合力 共同抗疫
二零二二年年初,第五波新型冠状病毒病疫情严峻,为香港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本处走到最前线,与市民一同抗疫,其间紧急调派人员参与多次封区强制检测行动,更借调人员到个案追踪办公室,协助加紧追踪密切接触者及协助卫生署人员签发检疫令。为应对严峻疫情,政府须在短时间内设立和管理大量隔离及检疫设施,本处遂迅速派员支援检疫酒店/设施的管理工作。面对急速变化的疫情,本处秉持以民为本的精神,紧守岗位,坚定不移,与香港市民同行抗疫路。
> 1 000 小时
本处人员在个案追踪办公室的总服务时数
「限制与检测宣告」行动
「限制与检测宣告」行动
自第五波疫情爆发以来,本处多次调派人员参与「限制与检测宣告」行动,包括二零二二年一月在葵涌村展开的行动,有40多名人员参与。
个案追踪工作
个案追踪工作
为应对第五波疫情,本处借调大量人员到卫生防护中心的个案追踪办公室,协助进行追踪工作。由二零二一年一月至二零二二年年底,本处人员在个案追踪办公室的总服务时数超过22万小时,高峰时期每天有150 名职员参与个案追踪工作。
管制站措施
口岸措施方面,管制部人员在不同的管制站采取的措施包括:执行与抗疫防疫相关的非香港居民入境限制措施;协助卫生署识别不符合当时检疫政策入境规定的旅客;处理意图于检疫令尚未届满前经管制站离港人士;以及安排把不符合检疫政策入境规定的人士遣送离港。
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控制室
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控制室
入境事务学院调派多名训练主任到保安局辖下的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控制室,24小时监察紧急事故,以及协助统筹各纪律部门的抗疫工作。
突击检查家居检疫人士
突击检查家居检疫人士
为协助卫生署加强监察根据《若干到港人士强制检疫规例》(第599C章)接受检疫的人士,管制部于二零二零年二月成立特别行动小组,负责上门突击检查家居检疫人士,以确保相关人士遵守检疫令。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已有超过140名人员参与有关工作,共突击检查了18 526名检疫人士及 15 536处报称的居所。
社区隔离设施
社区隔离设施
因应第五波疫情急剧恶化,本处迅速派员支援检疫工作,并于二零二二年三月全面接管青衣、新田及洪水桥的方舱社区隔离设施。上述三个设施合共提供超过 2 500个房间作隔离之用,可容纳接近 8 000人。本处于高峰期曾派出超过1 100名人员到隔离设施轮班工作,24小时为入住人士提供所需物资和适切支援,总服务时数超过35万小时。
延期逗留申请
世界各地因疫情实施旅游限制,以致部分身在香港境外的非永久性居民未能适时回港申请延期逗留。因此,本处由二零二二年四月八日起,准许身在香港以外地方的合资格非永久性居民申请延长逗留期限。自措施推出至二零二二年年底,已有 22 720宗申请获批。
社区隔离设施
社区隔离设施
因应第五波疫情急剧恶化,本处迅速派员支援检疫工作,并于二零二二年三月全面接管青衣、新田及洪水桥的方舱社区隔离设施。上述三个设施合共提供超过 2 500个房间作隔离之用,可容纳接近 8 000人。本处于高峰期曾派出超过1 100名人员到隔离设施轮班工作,24小时为入住人士提供所需物资和适切支援,总服务时数超过35万小时。
延期逗留申请
世界各地因疫情实施旅游限制,以致部分身在香港境外的非永久性居民未能适时回港申请延期逗留。因此,本处由二零二二年四月八日起,准许身在香港以外地方的合资格非永久性居民申请延长逗留期限。自措施推出至二零二二年年底,已有 22 720宗申请获批。
电子化签证申请
电子化签证申请
为提高处理效率,本处于二零二一年十二月起分阶段推出了电子化签证申请服务,并于二零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把服务扩展至所有签证类别,让申请人可随时随地透过入境处流动应用程式、入境处网站或香港政府一站通网站「一条龙」完成整个递交申请、缴费和领取电子签证的程序,无须亲身前往入境处办事处处理,既方便省时,也可减少人羣聚集,全面配合政府的抗疫政策。
「非触式e-道」服务
「非触式e-道」服务
本处于二零二一年十二月率先在香港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及深圳湾管制站推出「非触式e-道」服务,并于二零二二年把服务扩展至所有出入境管制站,让合资格的香港居民以容貌识别技术办理自助出入境检查手续。 「非触式e-道」服务能减少使用者与共用设备接触,并提供更快捷、方便和卫生的出入境服务。
为在香港境外遇事的香港居民提供协助
二零二二年,随着疫情放缓,入境检疫措施逐步放宽,更多香港居民安全返港,本处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处理的求助个案亦逐渐回落,全年共有1 679宗求助个案,当中有325宗与疫情相关。
方舱社区隔离设施
在第五波疫情最关键的时刻,中央政府大力支持香港抗疫,援建方舱社区隔离设施。在中央、其他省市及各企业的协助下,保安局筹建的六个方舱社区隔离设施在一个月内完成交付,并于二零二二年三月相继投入服务。
本处迅速抽调超过1 100名人员加入保安局的抗疫特遣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筹备工作,并全面接管青衣、新田及洪水桥三个共提供超过2 500个单位的社区隔离设施,24小时照顾超过10 000名入住确诊者。
-
本处人员日以继夜按入住者要求派送、补给及盘点所需物资,风雨不改,为抗疫争分夺秒。
-
-
处长率领入境处驻社区隔离设施代表、入境处义工队及入境处青少年领袖团成员,派送物资给有需要人士。
-
青衣社区隔离设施于二零二二年三月一日启用,占地5.3公顷,提供约 1 300个建成单位。
-
新田社区隔离设施于二零二二年三月九日启用,占地3.8公顷,提供约720个建成单位。
-
洪水桥社区隔离设施于二零二二年三月十七日启用,占地3公顷,提供约550个建成单位。
-
处长亲身到访位于新田的方舱社区隔离设施,勉励前线人员并肩作战,共同抗疫。
-
膳食送到后,本处人员随即检查食物温度和品质,争取尽快把食物派送给入住人士。
-
本处人员日以继夜按入住者要求派送、补给及盘点所需物资,风雨不改,为抗疫争分夺秒。
方舱社区隔离设施交付后,本处人员火速进行筹备工作,包括指挥交通、搬运物资及整理房间等,为接收隔离人士作全面准备。
本处全面管理青衣、新田及洪水桥三个方舱社区隔离设施期间,辖下人员每天须穿戴全副保护装备,为入住人士办理登记手续,以及带领他们入住单位。此外,本处人员负责观察入住人士的日常情况、制定离营安排、派送所需物资、管理库存、进行补给及盘点工作、维持隔离设施日常运作,以及联络不同持份者。疫情严峻之时,维持方舱社区隔离设施内的秩序尤其重要。本处人员在设施的感染区及不同区域实施人流管制,确保物资有序运送。
本处在不同方舱社区隔离设施内均采用「小区管理」模式,安排专责人员点对点照顾隔离人士所需、设立24小时专线及 WhatsApp支援服务,回应入住人士的查询和诉求。本处亦成立关爱小队,走访设施内不同小区,主动协助有需要的人士,例如长者、残疾人士及少数族裔人士等,体现「以人为本」精神。
二零二二年五月,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市民齐心抗疫下,疫情逐渐缓和,方舱社区隔离设施亦转为备用状态。为物尽其用,本处与社福机构合作,将设施的物资转赠给社区内的有需要人士,并安排入境处青少年领袖团的成员参与有关工作,将本处「以人为本」的信念带入社区,延续方舱关爱精神。
点击下列链接观看影片:
抗疫靠边个? 要靠你同我!
(只有广东话版)
风雨下的社区隔离设施

(只有广东话版)
有爱在隔离
(只有广东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