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及新闻公报

入境事务处二○一六年工作回顾(附图)

2017年1月26日

入境事务处(入境处)处长曾国卫今日(一月二十六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回顾入境处过往一年的工作并前瞻未来。本处二○一六年的主要工作摘要如下:

出入境管制站的交通流量

二○一六年总出入境人次超过2.96亿,与二○一五年相若。全年的访港旅客入境人次超过5 665万,比二○一五年减少4.5%。其中,内地访客入境人次为4 257万,较二○一五年下跌6.7%,而其他访客的入境人次则为1 409万,较二○一五年上升3%。全年的访港旅客入境人次中,机场管制站的访港旅客有1 340万人次、陆路管制站有3 857万人次、海路管制站则有469万人次。

便利出入境的措施

扩展e-道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部门处理旅客出入境的能力和效率,本处善用科技,让更多旅客以自助形式使用e-道办理出入境手续。截至二○一六年年底,各管制站共设有595条多功能e-道,可灵活调配供合资格的香港居民或访港旅客使用。

继与韩国、新加坡及德国推行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安排后,本处于二○一六年六月二十日与澳洲推行相关安排。在新安排下,合资格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电子护照持有人可以无须预先登记,使用澳洲的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而澳洲护照持有人亦可于登记后使用香港的e-道服务。此外,为提供更大的出入境便利予特区电子护照和韩国护照持有人,自二○一六年八月二十二日起,特区电子护照和韩国护照持有人无须事先透过互联网办理初步登记,便可分别于韩国和香港直接办理登记使用有关服务。截至二○一六年年底,超过11 000名特区护照持有人已完成办理使用韩国、新加坡或德国的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的相关登记手续,而特区电子护照持有人使用澳洲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进入澳洲则有约47 500人次。

由二○一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起,本处与澳门进一步扩展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至持有《香港特别行政区签证身份书》的香港非永久性居民及持有《澳门居民往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旅游证》的澳门非永久性居民。两地合资格的人士于登记后,可使用对方的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办理出入境手续。

政府会继续与其他与香港在旅游及商业方面有紧密联系的国家及地区磋商,推出更多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的安排。我们相信这安排将为香港居民及与香港有密切联系的经济体的居民带来更多旅游便利,加强彼此在商业、社会及文化方面的交流。

此外,为向访港旅客提供进一步便利,本处自二○一六年四月十一日起在入境事务大楼增设访港旅客e-道登记处,让合资格的旅客办理登记使用e-道服务手续。另外,他们仍可于入境时使用设于相关管制站内的e-道登记处登记使用有关服务。

入境处流动应用程式

「入境处流动应用程式」自二○一三年十二月推出至今,已有约136 000次下载纪录。此应用程式除了为市民及访港旅客提供各主要陆路管制站的最新估计旅客轮候过关状况之外,亦上载本处的最新消息及常用资讯。

为跨境学童提供便捷服务

根据教育局提供的数字,二○一六至一七学年跨境学童数目约有28 600人。本处已采取多项措施为学童提供更便捷及安全的过关服务,包括于学童过境上学、下课时段闢出专用柜枱以加快处理他们的出入境手续,以及在罗湖及落马洲支线管制站各设有六条「跨境学童e-道」。

同时,本处于文锦渡、沙头角及落马洲管制站为跨境学童提供「免下车过关检查」服务,亦于陆路边境管制站实施「跨境学童简易过关程序」,利用资讯科技进一步优化学童过关时所需办理的出入境手续。

吸引外来人才

一般就业政策

本港一向对来港就业或投资的专才和企业家实施开放的政策。现行的「一般就业政策」容许具备香港需要而又缺乏的特别技能、知识或经验,或能够对本港经济作出重大贡献的海外人士来港。二○一六年,共有35 997名海外专才和企业家根据此政策获准来港。

输入内地人才计划

自二○○三年七月实施「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后,本港已成功吸引来自不同行业的内地专才来港工作。主要行业包括「学术研究和教育」、「艺术及文化」,以及「金融服务」。二○一六年,本处共批准10 404宗申请。

优秀人才入境计划

二○○六年六月推出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旨在让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无须先行获本地雇主聘任便可申请来港定居。二○一六年,共有273名申请人成功获分配名额:当中259名来自「综合计分制」,而来自「成就计分制」的则有14名。自计划推出以来,成功透过「综合计分制」获分配名额的申请人,主要来自「资讯科技及电讯」、「建筑、测量、工程及建造」、「金融及会计服务」以及「工业制造」四个界别。而成功透过「成就计分制」获分配名额的申请人,主要来自「体育运动」、「艺术及文化」和「广播及娱乐」三个界别。

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

本处于二○○八年五月推出「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以进一步吸引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及回港工作,藉以提升香港的人力资本及竞争力。二○一六年,共有9 289名非本地毕业生根据此安排获批准留港/回港工作。

输入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计划

为了吸引移居海外的中国籍港人第二代子女回港发展,本处于二○一五年五月推出「输入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计划」。根据该计划申请来港的人士,无须先在港觅得工作。他们一般于首次入境时可获准在港逗留一年而不受其他逗留条件限制,其后只须在港获得聘用,而受聘从事的工作通常是由学位持有人担任及其薪酬福利达到市场水平,或已在港开办或参与业务,便可申请延期逗留。截至二○一六年年底,本处共收到417宗申请,当中235宗获批。获批申请人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澳洲、荷兰及英国。他们持有工程、金融、资讯科技及设计等专业的相关学士或硕士学位,部分申请人更具备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能为香港补充人力资本。

为加强对外宣传,本处人员去年分别到访美国及欧洲三个国家(包括英国、荷兰和法国),举行推广活动,并与香港移民第二代及其他有兴趣到香港发展的人士会面,详细讲解各项入境计划。

放宽优才、专业人士及企业家的逗留安排

为更积极招揽及挽留外来的人才、专才及企业家,以扩大香港的人才库,本处已由二○一五年五月起推行一系列优化措施,包括放宽根据各入境计划入境人才的逗留安排。当中,根据「一般就业政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以及「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综合计分制」来港的顶尖人才,如已根据该等计划获准在港工作或居留至少两年,以及于在港期间的年度薪俸税应评税入息高于港币200万元,在首次申请延期逗留时可获准延期逗留六年而不受其他逗留条件限制,他们亦可在港自由转换工作而无须事先获得入境处批准。这项安排方便他们留港长期发展,有助香港挽留顶尖人才。自优化措施推出至二○一六年年底,已有1 734名顶尖人才受惠于有关措施而获准延期逗留六年。

执法行动

反非法劳工及打击水货客行动

本处十分关注雇用非法劳工的违法行为,在二○一六年共进行了16 233次反非法劳工行动,共拘捕6 070名非法劳工和708名雇主。

本处一直致力打击非法水货活动的罪行。为进一步打击有关违法行为,本处自二○一二年九月起进行了一连串代号为「风沙」的反非法劳工行动。截至二○一六年年底,本处共拘捕了3 152名涉嫌从事水货活动而违反逗留条件的内地访客及18名涉嫌聘用非法劳工的本地雇主。当中,222名内地访客已被定罪和被判入狱四星期至三个月不等。本处亦已按既有机制,将被定罪的内地居民资料,通报内地有关当局以注销他们的赴港签注,并禁止他们在两年内再次访港。

本处亦已制定「怀疑水货客监察名单」,并透过不同方式,包括从被捕或定罪人士资料、情报收集及出入境数据分析等,将怀疑从事水货活动人士的资料放入监察名单内。在他们再次入境时,本处会进行查问。若他们来港的目的有可疑,便会拒绝他们入境并即时遣返内地。同时,管制站人员亦会继续进行突击截查及采取特别行动打击水货客。截至二○一六年年底,本处已把约23 000名怀疑从事水货活动的内地人士的资料放入监察名单内,被拒绝入境的人士累计超过63 400人次。

对内地孕妇的入境配套措施

为配合自二○一三年一月一日起实施的「零分娩配额」(俗称「零双非」)政策,防止没有预约分娩服务的内地孕妇来港产子,本处已全面加强对内地孕妇的入境配套措施,包括加强管制站的入境截查工作,并成立了一个专责小组,集中打击透过与港人假结婚、逾期逗留或其他违法行为来港产子的内地孕妇及安排他们来港分娩的中介人或其他相关人士。本处亦会分析内地孕妇闯关的惯用手法及趋势,从而作出针对性的截查,以及与其他部门进行突击联合行动。二○一六年,入境处在管制站总共截查56 358名内地孕妇,当中5 439名无预约分娩服务的内地孕妇被拒入境,其资料亦已通报内地部门,以防止她们再行闯关。

自全面加强入境配套措施及执法后,内地孕妇未经预约在本港医院分娩的个案已大幅下降,由二○一一年第四季每月平均约160宗,锐减至二○一六年每月少于五宗,反映相关措施成效显着。

侦破多宗假结婚案

本处一直非常关注外地人士透过假结婚在香港居留的问题,并已成立专案小组循不同途径搜集情报。婚姻登记处人员亦会特别注意可疑的结婚个案。我们对每一宗可疑个案均作出深入调查,以搜集足够证据,向涉案人士提出检控。二○一六年,共有98名人士因涉及假结婚案件而被定罪及判监四至18个月不等。

遏止跨国非法移民活动及打击伪造证件活动

本处一直与国际、内地及本地执法机关共同致力打击跨国偷渡和行使伪造证件的罪行,并设立了反偷渡情报局,专责打击跨国非法移民活动和调查涉及香港特区护照的案件。本处经常与各驻港领事馆举行定期会议,商讨打击非法移民及相关跨境罪案等问题。同时本处亦不时与国际及本地执法机关进行联合行动,遏止跨国性的偷渡罪行。在二○一六年十二月,本处在香港国际机场进行了代号为「天网」的大型行动,澳洲、加拿大、法国、日本、新西兰及美国驻港总领事馆的代表人员亦有参与,担当顾问或观察人员的角色。

本处十分关注使用伪造旅行证件进入香港或经香港前往其他国家的问题。本处一直致力打击伪证活动。调查人员在二○一六年共执行了28 582次打击伪证行动,截查29 407名离境或过境旅客。另外,本处于二○一六年共检获461本伪造旅行证件及169张伪造智能身份证,较二○一五年的511本及216张分别下降10%及22%,反映行动具阻吓力。调查显示,大部分被检获的伪造身份证为非法劳工所使用,质素差劣,市民只要细心察看,就可分辨真伪。本处会继续与本港、内地和海外其他执法机关及领事馆保持紧密联系,交换有关伪造证件的资料及情报,采取果断行动打击有关罪行。

另一方面,为防止不法份子利用伪造香港身份证作非法用途,本处会继续为政府及私人机构等须经常处理身份证明文件的人员举办讲座,讲解智能身份证的防伪特征和辨别伪造智能身份证的方法,藉以提升前线人员的警觉性。

统一审核机制

统一审核机制于二○一四年三月实施。在机制下,本处会就任何没有权利进入及停留于香港的外国人所提出的免遣返声请作统一审核。在实施有关机制时,尚待审核的免遣返声请个案共有6 699宗。截至二○一六年年底,本处已就6 383宗声请作出决定,当中48宗获确立(包括五宗被拒个案于上诉后由酷刑声请上诉委员会确立),而撤回的有3 860宗;本处于同期接获另外13 525宗声请,故尚待审核的声请为9 981宗,较二○一五年底约11 000宗尚待审核个案相比已有所回落。尚待审核的声请人当中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孟加拉及印尼,约占总数80%。

鉴于近年提出免遣返声请的非华裔非法入境者、逾期逗留旅客,以及在抵港时遭入境处拒绝入境人士的数目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为针对有关情况,政府于二○一六年就处理免遣返声请的策略展开全面检讨,分别从入境前管制、审核程序、羁留,以及遣送及执法等四个范畴着手进行。此外,本处于二○一六年六月设立遣送审理及诉讼部,由专责的助理处长领导,以支援检讨处理声请策略的工作及加快处理声请个案。连同早前获准在二○一六/一七年度增设的83个职位,遣送审理及诉讼部将有154名负责审核声请个案的主任,以及132名人员负责各方面的支援工作,包括策略检讨及法例修改的工作。

入境前管制

尚待审核的免遣返声请人当中,约半数为偷渡来港的非华裔非法入境者。近年从内地非法进入香港的非华裔非法入境者大幅增加,他们主要来自越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须持签证来港的国家。本处非常关注有关情况,与香港警方及内地有关当局一直保持紧密联系及情报交流,协力打击这类非法偷渡活动。

二○一五年一月,本处联同广东省公安厅、深圳市公安局及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分别在粤港两地采取一个代号为「火网」的联合行动,成功瓦解一个活跃于中港两地专门安排越南籍人士偷渡来港的犯罪集团,并拘捕两名为香港居民的集团主脑。经深入调查后,两名集团主脑均承认洗黑钱的控罪,而其中一名主脑亦同时承认一项管有伪造香港身份证的罪名。两人于二○一六年十二月分别被判监禁24个月及32个月。

二○一六年三月,本处与香港警方联同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展开一项代号为「峻岭」的联合行动,成功瓦解一个专门安排非华裔人士偷渡来港的跨境犯罪集团,于粤港两地合共拘捕了114名涉案人士,包括24名集团骨干成员。在二○一六年六月的「绝策」行动中,本处亦成功瓦解一个专门安排越南籍人士偷渡来港的跨境犯罪集团,中港两地共拘捕了51名涉案人士,包括17名集团骨干成员。而在同年八月展开的「银盾」及「满弓」行动中,更成功瓦解两个活跃于中港两地专门偷运越南籍及南亚裔人士来港的犯罪集团,合共拘捕了99名涉案人士,当中包括46名集团骨干成员。

除加强执法打击犯罪集团外,政府于二○一六年五月二十日实施《2016年入境(未获授权进境者)(修订)令》,修订《入境条例》下有关「未获授权进境者」的定义,除保留越南外,亦加入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索马里、阿富汗及尼日利亚八个非华裔非法入境者的主要来源国家,使绝大部份非华裔非法入境者成为「未获授权进境者」,藉以加重偷运人口的刑罚,大幅提高阻吓作用。

自实施有关措施以来,截获或自首的非华裔非法入境者人数于二○一六年共有2 221人,较二○一五年的3 819人大幅下降42%,反映措施已渐见成效。

其余一半尚待审核的免遣返声请人主要是逾期逗留人士,当中超过30%为利用免签证访港待遇来港的印度旅客。为了便利真正的印度访港旅客并同时实施有效的入境管制,本处实施「印度国民预办入境登记」,以防止属高风险类别的印度可疑访客前往香港。由二○一七年一月二十三日起,印度国民若为非获豁免类别人士,必须预先于网上申请及成功办妥预办入境登记,才可免签证来港旅游。相关的网上登记平台已于二○一六年十二月十九日开放。预办入境登记费用全免,在收到所需资料后,电脑系统会处理有关登记,并即时显示结果。预办入境登记的有效期一般为六个月。如符合一般的入境规定,登记人在预办入境登记的有效期内,可凭自行列印的「印度国民预办入境登记通知书」及其已登记的印度护照,多次免签证来港旅游,每次逗留最多14天。截至二○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共有2 137名印度国民成功办理有关登记手续。

审核程序

本处致力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推出多项措施,藉以加快审理声请个案,当中包括优化审核程序和提升资源运用效率。由二○一六年四月起,本处推行提早审核会面安排。在新安排下,声请人在获得声请表格并由本处转介当值律师服务时,会立即获安排会面日期,令大部分审核会面在交回声请表格后三星期内进行。实施有关安排后,每宗声请所需处理时间由以往平均25星期缩减至约15星期。通过增拨资源和采取各项优化措施,本处在二○一六年共处理了3 218宗声请个案,较二○一五年处理的2 339宗声请个案大幅上升38%。

为更有效规范审核程序和防止有故意拖延或滥用机制的情况,政府已开始检讨《入境条例》中有关审核声请的程序及相关事宜的法律条文,当中包括参考现行统一审核机制的运作经验及其他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文和安排。政府计划在二○一六/一七年度内完成上述检讨后,在二○一七/一八年度向立法会提交条例草案。

羁留、遣送及执法

在香港提出免遣返声请的人,即使其声请获确立,其非法入境或逾期居留的身份仍然不会改变。根据《入境条例》第38AA条,非法入境者或受遣送离境令或递解离境令规限的人不得接受有薪或无薪的雇佣工作,或开办或参与任何业务。违例者一经定罪,最高可被罚款五万元及监禁三年。在二○一○年十月,上诉法庭就相关条文颁下量刑指引,凡违反该条文而被定罪的人士,须以15个月监禁作量刑基准。自条例生效至二○一六年年底,共有1 419人因涉嫌违反该条例而被捕。

本处亦不断加强采取执法行动,针对打击从事非法劳工的免遣返声请人士及其雇主。二○一六年,本处展开了599次针对非华裔非法劳工的行动,较二○一五年大幅增加69.7%,共拘捕了487名非华裔非法劳工和299名本地雇主,较二○一五年分别增加23.3%及45.1%。同时,我们已加强宣传工作,提醒雇主雇用不可合法受雇的人是刑事罪行,可被判即时监禁。

政府会从法律、资源、公众安全等角度,研究不同措施,以羁留更多非法入境者(包括免遣返声请人)及为羁留设施的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支援。另一方面,本处一直致力尽快把免遣返声请不获确立的人士遣送离境。由二○一一年至二○一六年,本处共把2 845名免遣返声请(包括统一审核机制实施前提出的酷刑声请)不获确立的人士遣送离境。本处会加强与有关国家领事馆的联系,以加快遣送程序。

与海外国家联系

此外,本处致力与声请人的主要来源国家加强联系。继二○一五年十二月出访印度后,本处于二○一六年分别派员出访其他主要来源国家,包括越南、巴基斯坦及孟加拉,向当局介绍香港在打击非法劳工及人口贩运方面的严格法例条文、实施统一审核机制的目的,以及就执法行动的情报搜集和联络事宜商讨合作。访问团亦与驻当地的中国使领馆就审批外籍人士前往香港的签证事宜作交流,并透过当地传媒提醒该国国民勿受犯罪集团误导,误信可在港以难民身份居留或以身试法图谋来港非法工作。本处日后会继续出访有关的主要来源国家,与当局沟通会面,反映该国人士偷渡来港及在港提出免遣返声请的情况,同时亦会与当地执法机构建立联系、交换情报和开展合作,致力解决问题。

签发香港特区护照及其免签证入境待遇

二○一六年,本处共签发703 309本香港特区护照。自推出至今,本处已签发超过1 000万本香港特区护照。去年圣巴泰勒米岛、圣马丁岛(法国海外领地)、科摩罗、毛里塔尼亚和马达加斯加同意给予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入境或入境时发给签证待遇。现时合共有157个国家和地区给予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入境或落地签证安排。本处会继续游说更多国家和地区给予此项待遇,令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外游时更加方便。

增设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入境事务组

香港特区政府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驻沪办)入境事务组于二○一六年十月二十五日正式投入服务,为身处上海市以及浙江、江苏、安徽和山东省内的遇事港人提供可行协助。为加强服务,驻沪办入境事务组于同年十一月七日起,亦提供赴港入境签证及进入许可申请服务。

驻内地办事处入境事务组提供香港特区护照换领服务

为进一步便利身在内地的香港居民,由二○一六年十一月七日起,他们可透过驻北京办事处、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驻成都经济贸易办事处及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的入境事务组递交换领香港特区护照的申请,并在该驻内地办事处领取新护照。二○一六年,四个驻内地办事处的入境事务组共处理331份换领香港特区护照申请。

为身处香港境外陷于困境的香港居民提供协助

本处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公署)、中国驻外国使领馆、外国驻港领事馆、香港特区政府驻外办事处及其他政府部门紧密合作,为身处香港境外而陷于困境的香港居民提供切实可行的协助。

电话求助热线「1868」于二○一六年处理的来电共159 515宗,涉及的求助个案共2 808宗,当中大部分求助涉及在境外遗失旅行证件、入院或伤亡等。另外,入境处亦已设立后备支援队伍,以便一旦发生紧急事故时,可迅速增派人手接听求助电话和解答市民的查询,或直接到有关地方为身处当地的香港居民提供紧急支援。此外,外交部的24小时领事保护热线「12308」亦会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转介香港居民的求助个案予本处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处理及跟进。

为提升市民出外旅游时的安全意识,本处于二○一六年加强宣传活动,于五月至九月期间与公署协作举行「海外安全与领事保护工作」专题研讨会及图片展等,介绍中国领事保护及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的工作,并透过传媒进一步提醒公众在外游前及旅游期间应注意的事项及资讯,包括求助方法及须知等。此外,于同年十二月,本处与公署及香港旅游业议会协作举行研讨会,向业界人士分享使用「外游提示登记服务」的优点及推广有关服务。

「外游提示登记服务」

香港居民可在前往外地旅游前,透过「外游提示登记服务」登记他们的联络方法和行程,方便本处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在紧急的情况下与他们联络并提供协助。此外,用户亦可透过「我的政府一站通」接收最新外游警示及相关公开资料,又或视乎情况,同时接收流动电话短讯。截至二○一六年年底,共有59 406名香港市民已登记此项服务。

于香港境外发生的重大事故

二○一六年,香港境外发生了数宗涉及港人的重大事故,包括港人滞留土耳其事件(七月)、港人在德国遇袭事件(七月)、日本北海道车祸(八月)、香港旅行团在广东省揭阳市遇上车祸(八月)、泰国苏梅岛车祸(九月)及澳洲布里斯本车祸(十月)。本处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与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相关中国驻外使领馆、外国驻港领事馆、香港特区政府驻内地办事处和其他政府部门保持紧密联系,为受影响港人及其家属提供切实可行的协助。

婚姻监礼人计划

婚姻监礼人计划自二○○六年三月十三日起实施。截至二○一六年年底,共有2 070位婚姻监礼人获委任,而透过他们递交的拟结婚通知书共有256 492份,占申请总数的42.9%;婚姻监礼人主持的婚礼则有255 850宗,占总结婚数目的45.2%。本处会继续监察婚姻监礼人所提供的服务,并不时检视婚姻监礼人计划的运作成效,以确保市民可享用灵活、多元化及称心满意的证婚服务。

新一代智能身份证换证计划

本处于二○一六年六月设立身份证部,由一名助理处长专职领导,负责开发「新一代智能身份证系统」和筹备全港市民换领身份证计划。

「新一代智能身份证系统」项目已于二○一六年九月至十一月期间公开招标,标书的评审工作现正进行中。在新系统推出后,本处将推行全港市民换领身份证计划,并在全港不同地区共设立九个新身份证换领中心,预计于二○一八至二○二二年间,分阶段为所有香港智能身份证持有人换领新身份证。

招聘入境事务人员

二○一六年,本处共聘任210名入境事务主任及259名入境事务助理员,当中53名入境事务主任及130名入境事务助理员已完成入职训练,并已正式投入工作。预计在二○一七/一八财政年度,本处将会招聘约230名人员(当中包括100名入境事务主任及130名入境事务助理员),以填补因员工流失而出现的空缺。为配合部门的人手需求,我们会继续优化招聘程序,并会于二○一七年第一季内分别展开新一轮公开招聘入境事务主任及入境事务助理员的活动。

部门成立五十五周年庆祝活动

为庆祝部门成立五十五周年,本处于二○一六年七月三十一日在入境事务学院举行开放日,藉着各项展览及游戏摊位让市民增加对入境处的认识。此外,去年八月至九月期间,本处在入境事务大楼举行了「入境处历史及发展图片展」,供市民参观。

获颁奖项

本处一向秉承精益求精的服务理念,竭力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本处在二○一六年继续得到社会认同,屡获殊荣。在英国专业航空运输研究机构「Skytrax」的年度旅客意见调查中,本处连续两年赢得「Skytrax全球最佳机场出入境服务」大奖。这次调查覆盖全球共550个机场,共收集了1 325万名来自106个国家的航空旅客对各机场出入境服务的评分。能够获得这个殊荣,证明本处过去在提升服务水平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世界各地旅客的认同。另外,在机场管理局举办的二○一六年香港国际机场优质顾客服务计划中,本处蝉联「最佳顾客服务跃进大奖」,更有29位人员获得「企业团队卓越奖-嘉许奖」。

二○一六年,本处有两名人员获颁「申诉专员嘉许奖(公职人员奖)」,是连续第18年有同事获得这个奖项。本处亦有六名人员获颁「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嘉许状」,以表扬他们持续优秀的工作表现,是连续第13年有本处人员获得嘉许。另外,在本处每年举办的「最有礼貌入境管制人员」选举中,得票最多的管制人员会同时荣获香港旅游发展局委任为「香港礼貌大使」,发挥部门以礼待人的精神。本处自二○○六年开始一直获得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颁发「同心展关怀」标志,并在二○一五/一六年度起获颁发「10年Plus同心展关怀」标志,肯定了部门对关怀社区、员工及环境的承担。本处定当继续悉力以赴,发扬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入境事务处YouTube频道

本处于二○一六年二月一日推出「香港入境事务处」YouTube频道,方便公众随时随地阅览入境处的服务及活动资讯。已上载该频道的短片共分为三大类别,分别为「服务动资讯」、「关于我们」及「部门活动花絮」。在「服务动资讯」类别中,我们制作了超过40套短片,介绍市民最常用入境处服务的相关申请要求及程序。其余两部份,我们上载了一些介绍本处工作及活动的短片,为市民提供多一个平台了解我们的工作。「香港入境事务处」YouTube频道自推出以来,总浏览人次已超过12万。我们会继续制作更多短片以进一步便利市民大众。

二○一七年的展望

加强宣传各项人才入境计划以汇聚人才

为吸引更多外来人才,入境处会于二○一七年继续到海外宣传,并与驻海外的经济贸易办事处合作,积极推广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包括「输入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计划」,以争取世界各地的人才来港发展,为香港经济作出贡献。

进一步加强为身处香港境外的香港居民提供协助

有鉴于越来越多香港居民出外旅游或经商,为确保他们在外遇事时得到适切协助,本处计划进一步加强协助在外香港居民的工作,当中包括增加人手处理有关工作,并加强负责人员的培训。同时,除现时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及驻成都经济贸易办事处均设有入境事务组外,本处会在今年内于驻武汉经济贸易办事处开设入境事务组,为在内地遇事的香港居民提供更佳的支援服务。

审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民来港的签证要求

行政长官于二○一七年《施政报告》中公布,为了促进香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我们将审视放宽对相关国家的就业、求学、旅游等方面的签证要求。就此,特区政府已经与白俄罗斯就双方的互免签证安排达成共识,为两地访客提供更多旅游便利。在新安排下,持有效香港特区护照和白俄罗斯国民护照访客可享相互免签证入境待遇,每次逗留不超过14天。双方期望尽早完成相关程序,早日实施互免签证安排。另外,我们亦计划放宽对柬埔寨国民的签证安排,容许他们申请来港工作和求学。有关对柬埔寨的新措施预计于今年第一季实施。

第三代资讯系统策略检讨

本处根据部门第三代资讯系统策略检讨报告的建议,逐步更新现有的资讯系统及资讯科技基建设施。为配合各第三代资讯系统的推行,「新资讯科技基建设施」项目下所建设的两所数据中心及新基建平台已分别在二○一四年及二○一五年开始运作。

「新出入境管制系统」项目自二○一六年一月起分阶段推出。其中,本处已把现有430多条e-道提升为多功能e-道,并新增了超过150条多功能e-道,使e-道服务可因应旅客流量灵活调配。此外,本处预计将于二○一七年第二季推出「旅客自助离境服务」,让合资格并持有有效电子旅行证件的访客,可以无须预先登记而使用e-道办理自助离境手续,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及各口岸的整体处理旅客能力。

另一方面,「新一代电子护照系统」项目将取代日渐老化的系统及更有效地支援签发新香港特区旅行证件的工作。该项目现正进行招标工作,预计于二○一九年年初起分阶段推出。此外,「签证自动化系统;协助在外港人、生死及婚姻、居留权决策支援系统以及执法个案处理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已于二○一六年三月完成,现正进行相关前期准备工作。至于「新一代智能身份证系统」项目则正进行招标工作。待招标工作完成后,本处将进行系统设计、开发和测试,预计新系统将于二○一八年分阶段推出。

入境事务处处长曾国卫(右五)今日(一月二十六日)主持入境事务处二○一六年工作回顾新闻发布会。

入境事务处处长曾国卫(右五)今日(一月二十六日)主持入境事务处二○一六年工作回顾新闻发布会。

入境事务处处长曾国卫今日(一月二十六日)主持入境事务处二○一六年工作回顾新闻发布会。图示曾国卫介绍「旅客自助离境服务」。

入境事务处处长曾国卫今日(一月二十六日)主持入境事务处二○一六年工作回顾新闻发布会。图示曾国卫介绍「旅客自助离境服务」。

2025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补选提名期
空间数据共享平台網站
《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5周年网上展览
言归「证」传
立法管制大麻二酚(CBD)
两文三语运动 2025
检视卫生黑点
支持社企 日日友建树
2025年施政报告公众谘询
2025-26 年度财政预算案
2026年人口普查小型试验统计调查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维护国家安全
安全社区期刊
跨部门反恐专责组网站
全年招聘入境事务助理员
人才清单
talent.gov.hk
科技人才入境计划
优才、专业人士及企业家入境计划
粤港澳大湾区
外游警示制度
外游提示登记服务
安全出行话你知
外交部领事保护与服务资讯
保安一站通
恶劣天气下的安排
香港法律服务
立即下载「防骗视伏App」!
禁止蒙面规例
使用智方便 生活新体验
完善选举制度 落实爱国者治港
2025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补选提名期
空间数据共享平台網站
《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5周年网上展览
言归「证」传
立法管制大麻二酚(CBD)
两文三语运动 2025
检视卫生黑点
支持社企 日日友建树
2025年施政报告公众谘询
2025-26 年度财政预算案
2026年人口普查小型试验统计调查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维护国家安全
安全社区期刊
跨部门反恐专责组网站
全年招聘入境事务助理员
02-02-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