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及新闻公报

入境事务处二○一四年工作回顾(附图)

2015年2月12日

入境事务处(入境处)处长陈国基今日(二月十二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回顾入境处过往一年的工作并前瞻未来。本处二○一四年的主要工作摘要如下:

出入境管制站的交通流量

二○一四年仍然是管制部繁忙的一年。全年总出入境人次超过2亿9 000万,比二○一三年增加4.7%。访港旅客入境人次达6 080万,比二○一三年增加12.0%。其中,机场管制站的访港旅客达到1 285万人次、陆路边境管制站达4 281万人次、海路管制站则有518万人次。

随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及社会连系加强,内地访客数量持续上升。二○一四年,内地访客全年入境人次为4 700万,平均每日入境人次为128 700,较二○一三年上升16.1%。

便利出入境的措施

扩展e-道服务

近年旅客数量持续上升,为进一步提升部门的处理能力和效率,本处善用资讯科技,让更多旅客以自助形式使用e-道办理出入境手续。截至二○一四年年底,各管制站共设有431条e-道,当中包括123条多功能e-道,可灵活地让合资格的香港居民或访港旅客使用。

为配合内地当局于二○一四年五月推出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本处已提升了e-道的电脑系统,合资格的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持有人只需在首次持该证访港时于传统柜位成功办理入境手续,往后便可使用e-道服务。截至二○一四年年底,超过220万名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持有人来港,出入境人次超过770万。

另外,为进一步便利视障人士使用e-道服务,落马洲支线管制站入境大堂和港澳客轮码头管制站的出入境大堂分别于二○一四年一月及四月增设了具备语音辅助功能的e-道。本处已计划于二○一五年年初将有关服务扩展至深圳湾管制站出入境大堂。

与其他国家/地区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

继与韩国于二○一三年十二月推行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安排后,本处亦与新加坡及德国分别于二○一四年九月及十一月推行此项安排。在新安排下的合资格访港旅客可于机场管制站或港澳客轮码头管制站登记使用香港的e-道服务。截至二○一四年年底,共有超过5 000名特区护照持有人已完成办理使用这三个国家的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的相关登记手续。此外,本处现正与澳洲有关当局商讨同类安排,政府亦会继续与其他与香港在旅游及商业方面有紧密联系的国家及地区磋商,推出更多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的安排。我们相信这安排将为香港居民及与香港有密切联系的经济体的居民带来更多的旅游便利,加强彼此在商业、社会及文化方面的交流。

入境处流动应用程式

「入境处流动应用程式」自二○一三年十二月推出至今,已有约91 000次下载纪录。此应用程式除了为市民及访港旅客提供有关各主要陆路管制站最新的估计旅客轮候过关状况之外,亦上载本处最新消息。

为跨境学童提供便捷服务

根据教育局提供的数字,二○一四至一五学年跨境学童数目约有25 000人。入境处已采取多项措施便利学童过关,包括于学童过境上学、下课时段闢出专用柜以加快处理他们的出入境手续,以及在罗湖管制站设有6条「跨境学童e-道」。「跨境学童e-道」服务将扩展至落马洲支线管制站,新增6条「跨境学童e-道」将于二○一五年第一季启用。

为进一步便利跨境学童往返内地及香港,政府与内地有关当局经商讨后同意,批出特别配额给跨境校巴使用落马洲、文锦渡、沙头角及深圳湾管制站。为向更多跨境学童提供更便捷及安全的通关服务,跨境学童「免下车过关检查」现适用于文锦渡、沙头角及落马洲管制站。本处亦已于落马洲支线、深圳湾及罗湖管制站实施「跨境学童简易过关程序」,利用资讯科技进一步优化学童过关时所需办理的出入境手续。这项服务同时适用于上述管制站使用「免下车过关检查」的学童。此外,为提高管制站的处理量,落马洲支线、落马洲及文锦渡管制站已增设校巴停车位,供更多跨境校巴及保姆车使用。

启德邮轮码头管制站增设第二个泊位

启德邮轮码头自二○一三年年中正式启用后,至二○一四年年底已有37艘邮轮停泊。随第二个泊位于二○一四年九月正式启用,本处在九月二十九日同时处理停泊在码头的「蓝宝石公主号」和「海洋航行者号」共逾5 400名旅客。

吸引外来人才

现行政策

一般就业政策

本港一向对来港就业或投资(即来港开办或参与业务)的专才实施开放的政策。现行的一般就业政策容许具备香港所需要而又缺乏的特别技能、知识或经验,或能够对本港经济作出重大贡献的海外人士来港。二○一四年,共有31 676名海外专才和企业家根据此政策获准来港。

输入内地人才计划

输入内地人才计划自二○○三年七月十五日起实施,成功吸引来自不同行业和具有认可资历的内地专才来港工作。主要行业包括学术研究和教育、艺术及文化,以及商业和贸易。二○一四年,本处共批准9 313宗申请。

优秀人才入境计划

二○○六年六月推出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旨在让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无须先行获本地雇主聘任,便可申请来港定居。二○一四年,共有373名申请人成功获分配名额:当中348名来自「综合计分制」,而来自「成就计分制」的则有25名。成功透过「综合计分制」获分配名额的申请人,主要来自金融及会计服务、资讯科技及电讯和建筑、测量、工程及建造三个界别。成功透过「成就计分制」获分配名额的申请人,主要来自体育运动和艺术及文化两个界别。

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

本处于二○○八年五月十九日推出「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以进一步吸引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及回港工作,藉以提升香港的人力资本及竞争力。该安排推出后反应理想。二○一四年,有10 375名非本地毕业生根据此安排获批准留港/回港工作。

推行新入境政策及优化措施

面对人口老化及劳动力下降的人口挑战,香港必须吸引及挽留人才、专业人士及企业家,以建立香港的人才库。行政长官于二○一五年《施政报告》中提出,本处将于二○一五年第二季就这方面推出一系列措施。

入境处将推出一项名为「输入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计划」的试验计划,以吸纳移居海外的中国籍港人第二代子女回港发展。香港移民的第二代认识外地语文及文化,如具有良好教育背景,不但是充沛劳动人口的一个珍贵来源,而且这些独特背景相信能协助提升香港的竞争力及带动香港发展,为本港经济作出贡献。根据该计划获准来港的人士,无须在提出申请时已在港觅得工作。他们一般首次入境可获准在港逗留12个月而不受其他逗留条件限制,其后只须在港获得聘用,而受聘从事的工作通常是由学位持有人担任及其薪酬福利达到市场水平,便可申请延期逗留。他们亦可根据现行有关受养人的政策申请携同其配偶及18岁以下未婚的受养子女来港。根据本计划获准来港的人士在通常居于香港连续七年后,可依法申请香港特区居留权。

入境处亦会优化现有输入人才计划。所有根据一般就业政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以及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综合计分制」来港人士的逗留期限,会由现时首次入境获准逗留一年放宽至两年,而现时2-2-3年的延期逗留模式,则将会改为3-3年。根据这些计划来港的顶尖人才,如符合特定的条件,包括已根据该等计划在港工作或居留至少两年,以及在港期间的年度薪俸税应评税入息高于一定水平(港币200万元或以上),在首次申请延期逗留时可获准延期逗留六年而不受其他逗留条件限制。根据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成就计分制」成功申请来港的人士,则可在首次入境时获准在港逗留八年而不受其他逗留条件限制。本处亦会优化「综合计分制」的计分制度,以吸引更多拥有优秀学历及国际工作经验的杰出人才来港。

为吸引海外企业家来港创业,本处将会把一般就业政策下投资类别申请的各项考虑因素列明,以提高计划透明度,令有意申请的人士更容易明白相关要求。此外,申请人如有意在港开设或参与初创业务,而该等业务已获得政府支援计划的支持,本处会积极考虑其申请。

暂停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在二○○三年十月推出,旨在让那些把资金带来香港,但不会在港参与经营任何业务的人士(即资本投资者)来港居留。截至二○一四年年底,本处共收到41 802宗申请。25 504名申请人已按照计划规定作出所需投资,并已获正式批准在港居住。此外,共有2 493名申请人已获原则上批准,以便他们来港进行计划规定的投资活动。二○一四年每月平均有507宗申请。

计划推出时,正值香港经济衰退,需要吸引外来资金来港,以刺激经济增长。考虑到特区现时的经济状况,我们不应再重点吸引资本投资者来港,而是应聚焦吸引人才、专业人士,以及富创意的企业家来港为本港经济作出贡献。因此,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已由二○一五年一月十五日起暂停,而现时约有15 000宗申请仍在处理中。

放宽非本地学生的入境安排

为配合发展香港成为区域教育枢纽的政策措施,现行的非本地学生入境安排获进一步优化。由二○一四年三月十七日起,合资格非本地学生可申请来港交流,修读全日制经本地评审的本地副学位课程及非本地学士学位或以上程度课程。另外,就读全日制经本地评审的本地副学位课程及非本地学士学位或以上程度课程的非本地学生,可分别在港参加与学科/课程有关的强制性实习工作及与学科/课程有关的实习工作。一般而言,获准来港修读全日制经本地评审本地及非本地专上课程的非本地学生,会按其修读课程一般修业期的长短获准在港逗留。

执法行动

反非法劳工及打击水货客行动

本处在二○一四年共进行了13 462次反非法劳工行动,共拘捕6 100名非法劳工和817名雇主。

本处一直致力打击非法水货活动的罪行。为进一步打击有关违法行为,自二○一二年九月起,本处进行了一连串代号为「风沙」的反非法劳工行动。截至二○一四年年底,本处共拘捕了1 735名涉嫌从事水货活动而违反逗留条件的内地访客及14名涉嫌聘用非法劳工的本地雇主。当中,200名内地访客已被定罪及判入狱四星期至三个月不等。本处亦已按既有机制,将被定罪的内地居民资料,通报到内地有关当局以注销他们的赴港签注,并禁止他们在两年内再次访港。

本处亦已制定「怀疑水货客监察名单」,并透过不同方式,包括从被捕或定罪人士资料、情报收集及出入境数据分析等,将怀疑从事水货活动人士的资料放入监察名单内。在他们再次入境时,本处会进行查问。若他们来港的目的有可疑,便会拒绝他们入境并即时遣返内地。同时,管制站人员亦会继续进行突击截查及特别行动打击水货客。截至二○一四年年底,本处共拒绝约25 000人次怀疑从事水货活动的内地人士入境。

对内地孕妇的入境配套措施

为配合于二○一三年一月一日起实施的「零分娩配额」(俗称「零双非」)政策,防止没有预约分娩服务的内地孕妇来港产子,本处已全面加强对内地孕妇的入境配套措施,包括加强管制站的入境截查工作,并分析内地孕妇闯关惯用的手法及趋势,从而作出针对性的截查和与其他部门进行突击联合行动。二○一四年,入境处在管制站总共截查55 787名内地孕妇,当中5 489名无预约分娩服务的内地孕妇被拒入境,其资料亦已通报内地部门,以防止她们在临盆一刻再次冒险闯关。

本处亦成立一个专责小组,打击透过与港人假结婚、逾期逗留或其他违法行为来港产子的内地孕妇及安排他们来港分娩的中介人或其他相关人士。当出生登记处为初生婴儿办理出生登记时发现有人涉嫌向入境处职员作出虚假陈述或透过假结婚来港产子的情况,本处亦会作出跟进调查,并依法对他们提出检控。入境处在二○一四年共检控69名逾期逗留在港分娩的内地孕妇、19名透过非法行为来港产子的内地孕妇及7名协助她们来港产子的香港居民,当中被判的最高刑期为监禁22个月零两星期。

自全面加强入境配套措施及执法后,内地孕妇不经预约闯香港医院产子的个案已大幅下降,由二○一一年第四季每月平均约160宗,锐减至二○一四年每月平均少于19宗,反映相关措施已见成效。

侦破多宗假结婚案

本处一直非常关注非本港居民透过假结婚在香港居留的问题,并已成立专案小组从不同途径搜集情报。婚姻登记处人员亦会特别注意可疑的结婚个案。我们对每一宗可疑个案均作出深入调查,以搜集足够证据,对涉案人士提出检控。二○一四年,共有14名内地居民与108名香港居民因涉及假结婚案件而被定罪及判处监禁6至19个月不等。

本处于二○一四年十二月成功瓦解一个安排跨境假结婚的犯罪集团。行动当中,本处拘捕61名涉案人士,包括一名主脑及三名骨干成员,并成功检获大量香港和内地结婚证书、出生证明书及副本等证物。经调查后,本处发现集团成员利用手机的交友及即时通讯平台传送登记结婚所需的相关文件。被捕人士当中已有九人被定罪,最高刑罚为判监12个月。

遏止跨国非法移民活动及打击伪造证件活动

本处一直与国际、内地及本地执法机关共同致力打击跨国偷渡及行使伪造证件的罪行,并设立了反偷渡情报局,专责打击跨国非法移民活动及调查涉及香港特区护照的案件。同时本处不时与国际及本地执法机关进行联合行动,以遏止跨国性的偷渡罪行。在二○一四年十二月,本处在香港国际机场进行了另一项代号为「天网」的大型行动,澳洲、法国、新西兰及英国驻港总领事馆的代表人员亦有参与,担当顾问或观察人员的角色。在二○一五年一月,本处与广东省公安厅、深圳市公安局及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分别在粤港两地采取一项代号为「火网」的联合行动,成功瓦解一个专门安排越南籍人士偷渡来港的犯罪集团。行动中,本处拘捕23名涉案人士,包括10名香港居民、12名越南籍人士及1名内地居民,当中三人为集团骨干成员。行动中亦搜获大量证物,包括伪造香港身份证和副本、经非法改动的越南出入境证及帐簿等。被捕人士当中已有五人被定罪,并被判入狱15个月。

本处一直致力打击伪造证件活动。调查人员在二○一四年共执行27 928次打击伪证行动,截查39 313名离境或过境旅客。另外,本处于二○一四年共检获523本伪造旅行证件及146张伪造智能身份证,较二○一三年的765本及186张分别下降32%及22%,反映行动具阻吓力。

遏止内地人士在港从事违规活动

本处一直非常关注旅客在港从事违规或非法活动。按特区政府与内地公安机关制定的通报机制,本处会定期向内地公安机关出入境部门提供在港因刑事罪行被定罪的内地人士的资料,以便有关当局加强审批这些人士再次来港的申请。内地当局视乎情况,一般在二至五年内都不会签发赴港签注及旅行证件给予有关人士,以防止他们再次在港从事违法活动。本处亦会与内地当局就通报机制不时交换意见,就有关机制适时作出检讨及与内地保持沟通,确保机制行之有效。

统一审核机制

统一审核机制已于二○一四年三月三日起实施。统一审核机制下,入境处将一次过审核任何没有权利进入及停留于香港的人,根据包括《入境条例》(香港法例第115章)第VIIC部所订明的酷刑,《香港人权法案条例》(香港法例第383章)第8条下的第三条所指的酷刑或残忍、不人道或侮辱之处遇或惩罚,以及/或参照一九五一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第33条的免遣返原则所指的迫害等风险,针对另一国家而提出的免遣返声请。统一审核机制的程序是按照酷刑声请的法定审核程序所订立,合乎法律所要求的高度公平标准,同时能避免经济移民滥用程序,以达致延长非法留港的目的。

实施统一审核机制并不影响特区政府就一九五一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及其一九六七年议定书从未适用于香港的一贯立场,以及我们不给予任何人庇护或核实任何人的难民身分的坚定政策。联合国难民署将继续按其授权为难民提供保护。为此,入境处会将迫害风险获确立的免遣返声请人转介至联合国难民署,让该署考虑确认该声请人为难民,及安排他们移居至第三国家。同时,入境处会儘快将声请被拒的人遣离香港。

在二○一四年三月三日统一审核机制实施时,尚待决定的免遣返声请合共6 699宗。机制实施后截至二○一四年底,入境处另外接获4 634宗声请。同期,入境处已就826宗声请作出决定,另有889宗声请被撤回或无法处理,而尚待决定的免遣返声请共有9 618宗。

旅行证件

二○一四年,本处共签发769 466本香港特区护照,较二○一三年所签发的756 893本增加1.7%。

香港特区护照免签证入境待遇

二○一四年,摩尔多瓦共和国、马拉维共和国、汤加王国和圭亚那共和国分别同意给予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入境或入境时发给签证待遇。现时,给予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入境或入境时发给签证待遇的国家和地区达151个。本处会继续游说更多国家和地区给予此项待遇,令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外游时更加方便。

人事登记处—观塘办事处迁往观塘伟业街

本处人事登记处—观塘办事处于二○一四年四月二十二日从观塘海滨道九仓电讯广场迁往观塘伟业街宏利金融中心。为了让市民进一步了解人事登记服务的发展历程,新办事处内设有小型图片展览廊,以图文介绍过往人事登记处的服务概况,以及不同年代所签发的香港身份证。

为身处香港境外陷于困境的香港居民提供协助

本处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我国驻外国使领馆、香港特区政府驻外办事处及其他政府部门紧密合作,为身处香港境外而陷于困境的香港居民提供切实可行的协助。

电话求助热线「1868」于二○一四年处理的来电共206 625宗,涉及求助个案共2 068宗,当中大部分求助涉及在境外遗失旅行证件、入院或伤亡等。另外,入境处亦已设立后备支援队伍,以便一旦发生紧急事故时,可迅速加派人手接听求助电话及解答市民的查询,或直接到有关地方为身处当地的香港居民提供紧急支援。

为使身在海外的中国公民在遇到困难时可以获得及时、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外交部于二○一四年九月设立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并开通了24小时领事保护热线「12308」。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会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转介香港居民的求助个案予本处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处理及跟进。

于香港境外发生的重大事故

二○一四年,香港境外发生了数宗涉及港人的重大事故,包括马来西亚航空客机由吉隆坡前往北京时失去联络(三月)、越南多个地区发生大型示威和骚乱(五月)、泰国全国实施戒严(五月)、马来西亚航空客机于乌克兰坠毁(七月)及香港旅游团于西班牙遇上车祸(十月)。在这些事件中,该小组与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我国驻外使领馆和其他政府部门保持紧密联系,为受影响港人及其家属提供切实可行的协助。

「外游提示登记服务」

香港居民可在前往外地旅游前,透过「外游提示登记服务」登记他们的联络方法和行程,方便本处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在紧急的情况下与他们联络并提供协助。此外,用户亦可透过「我的政府一站通」接收最新外游警示及相关公开资料,又或视乎情况,同时接收流动电话短讯。截至二○一四年年底,共有40 661名香港市民登记此项服务。

婚姻监礼人计划

婚姻监礼人计划于二○○六年三月十三日起实施。截至二○一四年年底,共有1 996位婚姻监礼人获委任,而透过他们递交的拟结婚通知书共有205 207份,占总申请的41.6 %;婚姻监礼人主持的婚礼则有204 339宗,占总结婚数目的43.9 %。本处会继续监察婚姻监礼人所提供的服务,并不时检视婚姻监礼人计划的运作成效,以确保市民可享用灵活、多元化及称心满意的证婚服务。

招聘入境事务人员

二○一四年,本处共聘任38名入境事务主任及136名入境事务助理员,而获聘的所有入境事务主任及54名入境事务助理员已完成入职训练,并投入工作行列。为配合部门的人手需求,我们分别在二○一四年二月及四月展开公开招聘入境事务助理员及入境事务主任的活动。在入境事务助理员方面,招聘程序已接近尾声,我们预计于二○一五年首季可聘任约60名新血;而入境事务主任方面,甄选程序现正进行中,我们期望第一批约25名获聘人员可最快在二○一五年年初入职。

获颁奖项

本处一向致力应用崭新资讯科技为市民服务,表现获得广泛认同。本处推出的「入境处流动应用程式」为市民及访港旅客提供一个更方便、简单及容易操作的流动平台以阅览各主要陆路边境管制站的估计旅客轮候过关状况,以及其他入境处的资讯。此程式去年荣获香港无线科技商会颁发「二○一四年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的「最佳流动应用程式(流动资讯)奖」优异证书。

另外,本处人员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所作出的努力亦继续得到社会认同。在机场管理局举办的二○一四年香港国际机场优质顾客服务计划中,入境处获颁「最佳旅客服务跃进大奖」,而机场管制站一位前线同事亦同时获颁「个人卓越奖」。此外,本处有五位同事获颁「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嘉许状」,以表扬他们持续的优秀工作表现。自该嘉许计划于二○○四年推出以来,本处已连续11年有同事获得嘉许。本处亦有两名人员获颁「申诉专员嘉许奖(公职人员奖)」,是连续第16年有同事获得这个奖项。而本处每年举办的「最有礼貌入境管制人员」选举中得票最多的管制人员,亦同时荣获香港旅游发展局委任为「香港礼貌大使」,发挥部门以礼待人的精神。入境处自二○○六年起一直获得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颁发「同心展关怀」标志,肯定了部门对社会服务的贡献。本处定当继续发扬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一五年的展望

输入人才

入境处会致力于二○一五年第二季推行试验计划,吸纳移居海外的中国籍港人第二代子女回港发展,以及优化现有输入人才计划。

工作假期计划扩展至奥地利

工作假期计划于二○○一年四月推出,旨在促进香港与各参与国家在文化及教育上的交流,从而加彼此的双边关系。计划将于二○一五年三月二日扩展至奥地利,每年名额一百个。参与人士可在本港逗留最多六个月,并在留港度假期间从事短期工作。香港早前已与新西兰、澳洲、爱尔兰、德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法国及英国共9个国家签订同样的计划。参与人士可在本港逗留最多十二个月,并在留港度假期间从事短期工作。

继续加强执法工作

在打击水货客方面,入境处会继续加强口岸截查,以及与本地和内地执法部门的情报交流及合作,采取严厉的执法行动,打击这些违规活动。

今年,入境处会继续全面配合「零双非」政策,在各管制站加强对内地孕妇的入境检查,同时致力打击协助内地孕妇来港产子的中介活动。

面对近月截获非华裔非法入境者数目有上升趋势,入境处会继续加强相关执法行动。

提升管制站设施及新管制站工程

在管制站设施方面,落马洲管制站客运大楼已分阶段进行改善工程,第一阶段入境(南行)工程已于二○一三年四月完成,而第二阶段出境(北行)工程亦已于同年五月初展开。整项工程预计可于二○一五年年初竣工。届时,e-道数目将会由原来的20条大增至33条,连同传统柜,出入境通道数目将会增至83条。此外,增建的2个私家车车辆检查亭预计于二○一五年年中完成。

同时,为应付航空交通的预计增长,香港国际机场加建的中场客运廊,首阶段工程预计将于二○一五年年底完成。随新的跨境管制站设施于未来数年陆续落成,可进一步提升口岸的处理量。当这些新管制站落成启用后,入境处会继续为旅客提供高效率的出入境服务。

第三代资讯系统策略检讨

根据二○一○年年底完成的第三代资讯系统策略检讨报告的建议,首个关于「新资讯科技基建设施」资讯系统项目的系统设计已在二○一四年年中完成,而两间数据中心亦分别在二○一四年六月及十月开始运作。第二个关于「新出入境管制系统」资讯系统项目的招标工作亦已于二○一四年十一月完成,并开始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工作。该项目主要用以应付持续增长的出入境旅客,以及配合各现有和新设管制站的长远业务发展。新系统预计于二○一六年年初至二○一七年年初分阶段推出。

「新一代智能身份证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已于二○一四年十月完成。本处正向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解释有关计划内容,并计划于稍后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申请拨款以推行项目。至于第三代资讯系统策略检讨报告其他建议的可行性研究,预计在二○一五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入境事务处处长陈国基(右四)今日(二月十二日)主持入境事务处二○一四年工作回顾新闻发布会。

入境事务处处长陈国基(右四)今日(二月十二日)主持入境事务处二○一四年工作回顾新闻发布会。

陈国基介绍「入境处安心外游週」。

陈国基介绍「入境处安心外游週」。

2025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补选提名期
空间数据共享平台網站
《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5周年网上展览
言归「证」传
立法管制大麻二酚(CBD)
两文三语运动 2025
检视卫生黑点
支持社企 日日友建树
2025年施政报告公众谘询
2025-26 年度财政预算案
2026年人口普查小型试验统计调查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维护国家安全
安全社区期刊
跨部门反恐专责组网站
全年招聘入境事务助理员
人才清单
talent.gov.hk
科技人才入境计划
优才、专业人士及企业家入境计划
粤港澳大湾区
外游警示制度
外游提示登记服务
安全出行话你知
外交部领事保护与服务资讯
保安一站通
恶劣天气下的安排
香港法律服务
立即下载「防骗视伏App」!
禁止蒙面规例
使用智方便 生活新体验
完善选举制度 落实爱国者治港
2025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补选提名期
空间数据共享平台網站
《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5周年网上展览
言归「证」传
立法管制大麻二酚(CBD)
两文三语运动 2025
检视卫生黑点
支持社企 日日友建树
2025年施政报告公众谘询
2025-26 年度财政预算案
2026年人口普查小型试验统计调查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维护国家安全
安全社区期刊
跨部门反恐专责组网站
全年招聘入境事务助理员
28-08-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