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及新闻公报

入境事务处二○一八年工作回顾(附图)

2019年2月1日

入境事务处(入境处)处长曾国卫今日(二月一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回顾入境处过往一年的工作并前瞻未来。本处二○一八年的主要工作摘要如下:

出入境管制站的交通流量

二○一八年总出入境人次超过3.14亿,较二○一七年上升5.1%。全年的访港旅客入境人次超过6 514万,较二○一七年上升11.4%。其中,内地访客入境人次为5 080万,较二○一七年上升15%,而其他访客的入境人次则为1 434万,较二○一七年微升0.5%。全年的访港旅客入境人次中,机场管制站的访港旅客有1 439万人次、陆路管制站达到4 593万人次、海路管制站则达到482万人次。

便利出入境的措施

新管制站启用

高铁西九龙站及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分别已于二○一八年九月二十三日及十月二十四日正式启用,进一步提升管制站的整体旅客处理能力。

高铁西九龙站采用「一地两检」通关模式运作,跨境旅客可在该管制站内同时办理香港及内地的出入境手续。该管制站共设有98个出入境检查柜枱及51条多功能e-道,方便跨境旅客办理出入境检查手续。

港珠澳大桥口岸采用「三地三检」模式,并由三地政府于各自属地设立口岸。香港口岸内设有旅检大楼及车辆检查亭等设施,分别为跨境旅客及司机提供出入境检查服务。香港口岸的管制站共设置96个出入境检查柜枱及53条多功能e-道,以便跨境旅客办理出入境检查手续,另有52个车辆检查亭可供跨境穿梭巴士、旅游巴士、私家车及货车使用。

扩展e-道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处理旅客出入境的能力和效率,本处善用科技,让更多旅客可以使用e-道办理出入境手续。截至二○一八年年底,各管制站共设有699条多功能e-道,可灵活调配供合资格的香港居民或访港旅客使用,当中包括设置在高铁西九龙站和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的104条新e-道。新e-道在设计上多方面作出优化,包括外观美感、人工力学、操作效率和便利快捷程度方面。

另外,为进一步便利视障人士使用e-道服务,继落马洲支线、港澳客轮码头、深圳湾和中国客运码头管制站后,具语音辅助功能的e-道服务亦于二○一八年扩展到罗湖管制站及新落成启用的高铁西九龙站和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

继本处与韩国、新加坡、德国和澳洲推行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安排后,入境处于二○一八年九月十五日亦与泰国推行相关安排。在新安排下,合资格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区)电子护照持有人可无须预先登记而使用泰国的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而合资格的泰国护照持有人亦可登记使用香港的e-道服务。

此外,本处与新加坡亦放宽登记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的资格。由二○一八年十二月十三日起,合资格的新加坡护照持有人登记前的访港次数,由12个月内到访不少于三次放宽为24个月内不少于两次。同样安排亦适用于前往新加坡旅游的特区护照持有人。

特区政府会继续与其他跟香港在旅游及商业方面有紧密联系的国家及地区磋商,推出更多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检查服务的安排。本处相信这安排将为香港居民及与香港有密切联系的经济体的居民带来更多旅游便利,加强彼此在商业、社会及文化方面的交流。

吸引外来人才

一般就业政策

本港一向对来港就业或投资的专才和企业家实施开放的政策。现行的「一般就业政策」容许具备香港需要而又缺乏的技能、知识或经验,或能够对本港经济作出重大贡献的海外人士来港。二○一八年,共有41 592名海外专才和企业家根据此政策获准来港。

输入内地人才计划

自二○○三年七月实施「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后,本港已成功吸引来自不同行业的内地专才来港工作。主要行业包括「艺术及文化」、「学术研究及教育」和「金融服务」。二○一八年,本处共批准13 768宗申请。

优秀人才入境计划

二○○六年六月推出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旨在吸引高技术人才或优才来港定居,藉以提升香港的竞争力。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来港定居前无须先获得本地雇主聘任。特区政府于二○一八年八月二十八日公布首份香港人才清单,共包含11项专业。符合人才清单要求的申请人经评核后,可在「综合计分制」下获得30分额外分数。二○一八年共有555名申请人获分配名额,当中527名来自「综合计分制」(包括5名符合人才清单要求而获得30分额外分数的申请人),而来自「成就计分制」的则有28名。透过「综合计分制」获分配名额的申请人,主要来自「金融及会计服务」、「资讯科技及电讯」、「建筑、测量、工程及建造」和「商业及贸易」四个界别。而透过「成就计分制」获分配名额的申请人,则主要来自「体育运动」、「艺术及文化」和「广播及娱乐」三个界别。

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

本处于二○○八年五月推出「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以进一步吸引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及回港工作,藉以提升香港的人力资本及竞争力。自二○一八年五月十四日起,「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已扩展至涵盖在香港修读全日制经本地评审非本地课程而获得学士学位或更高资历的非本地学生。二○一八年,共有10 150名非本地毕业生根据此安排获批准留港/回港工作。

输入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计划

为了吸引移居海外的中国籍港人第二代子女回港发展,本处于二○一五年五月推出「输入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计划」。截至二○一八年年底,本处共收到675宗申请,当中386宗获批。获批申请人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澳洲、英国及荷兰。他们主要持有工程、金融、资讯科技或法律等专业的相关学士或硕士学位,部分申请人更具备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能为香港补充人力资本。

放宽优才、专业人士及企业家的逗留安排

为更积极招揽及挽留外来人才、专才及企业家,以扩大香港的人才库,本处自二○一五年五月起推行一系列优化措施,包括放宽根据各入境计划来港的人才的逗留安排。当中,根据「一般就业政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以及「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综合计分制」来港的顶尖人才,在申请延期逗留时可获准延期逗留六年而不受其他逗留条件限制,以方便他们留港长期发展。自优化措施推出至二○一八年年底,已有3 502名顶尖人才受惠。

科技人才入境计划

特区政府在二○一八年六月二十五日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旨在透过快速处理安排,让合资格科技公司/机构申请输入非本地科技人才到香港从事研发工作。合资格科技公司/机构须先向创新科技署申请配额。获发出配额的公司/机构可相应地于为期六个月的配额有效期内,向本处为合资格人士申请工作签证/进入许可。截至二○一八年年底,本处共收到29宗相关的工作签证/进入许可申请,其中24宗已获批准。

宣传各项人才入境计划以汇聚人才

为吸引更多外来人才,本处人员去年到访澳洲及新西兰举行推广活动,并与香港移民第二代及其他有兴趣到香港发展的人士会面,详细讲解各项入境计划。入境处会于二○一九年继续积极推广各项人才入境计划,以争取世界各地的人才来港发展,为香港经济作出贡献。

执法行动

反非法劳工及打击水货客行动

本处十分关注雇用非法劳工的违法行为,在二○一八年进行了16 108次反非法劳工行动,共拘捕6 290名非法劳工和660名雇主。本处亦不断加强采取执法行动,针对打击非华裔非法入境者或属免遣返声请人的非法劳工及其雇主。二○一八年,本处展开了720次针对非华裔非法劳工的行动,共拘捕了451名非华裔非法劳工和242名本地雇主。

本处一直致力打击非法水货活动的罪行。为进一步打击有关违法行为,本处自二○一二年九月起进行了一连串代号为「风沙」的反非法劳工行动。截至二○一八年年底,本处共拘捕了3 455名涉嫌从事水货活动而违反逗留条件的内地访客及19名涉嫌聘用非法劳工的本地雇主。当中,231名内地访客已被定罪和被判入狱四星期至三个月不等。本处亦已按既有机制,将被定罪的内地居民资料,通报内地有关当局以注销他们的赴港签注,并禁止他们在两年内再次访港。

此外,本处已制订「怀疑水货客监察名单」,并透过不同方式,包括从被捕或定罪人士资料、情报收集及出入境数据分析等,将怀疑从事水货活动人士的资料放入监察名单内。在他们再次入境时,本处会进行查问。若他们来港的目的有可疑,便会拒绝他们入境并即时遣返内地。同时,管制站人员亦会继续进行突击截查及采取特别行动打击水货客。截至二○一八年年底,本处已把约24 600名怀疑从事水货活动的内地人士的资料放入监察名单内,被拒绝入境的人士累计超过74 500人次。

对内地孕妇的入境配套措施

为配合自二○一三年起实施的「零分娩配额」(俗称「零双非」)政策,防止没有预约分娩服务的内地孕妇来港产子,本处已全面加强对内地孕妇的入境配套措施,包括加强管制站的入境截查工作,并成立了一个专责小组,集中打击透过与港人假结婚、逾期逗留或其他违法行为来港产子的内地孕妇及安排他们来港分娩的中介人或其他相关人士。本处亦会分析内地孕妇闯关的惯用手法及趋势,从而作出针对性的截查。二○一八年,本处在管制站共截查了60 375名内地孕妇,当中4 345名无预约分娩服务的内地孕妇被拒入境,其资料亦已通报内地部门,以防止她们再次闯关。此外,内地孕妇未经预约在本港医院分娩的个案已大幅下降,二○一八年每月平均只有少于两宗,反映相关措施成效显着。

侦破多宗假结婚案

本处一直非常关注外地人士透过假结婚在香港居留的问题,并已成立专案小组循不同途径搜集情报。婚姻登记处人员亦会特别注意可疑的结婚个案。本处对每一宗可疑个案均作出深入调查,以搜集足够证据,向涉案人士提出检控。二○一八年,共有67名人士因涉及假结婚案件而被定罪及判监12至42个月不等。

本处留意到有不法集团持续透过报章、即时通讯软件和交友程式广传信息,当中声称能赚取巨额报酬,诱使青年人参与假结婚勾当。经过情报分析和深入调查后,本处自二○一六年五月起展开代号为「闪刺」的一连串拘捕行动,成功瓦解一个跨境假结婚犯罪集团。行动至今共拘捕了91名香港及内地居民,包括三名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犯罪集团骨干成员。该三名骨干成员已于二○一八年九月被裁定多项串谋诈骗罪名成立,分别被判入狱30至42个月,而同案的19名参与假结婚的香港或内地居民因串谋诈骗而被判有罪,分别被判处监禁4至18个月不等。此外,本处亦于二○一七年十二月进行代号为「圈套」的行动,委派调查人员以「放蛇」手法与假结婚中介人会面。行动至今共拘捕了84名涉案人士,包括一名集团主脑、三名骨干成员及80名涉嫌参与假结婚的香港或内地居民。该集团主脑已于二○一八年四月承认煽惑干犯串谋的控罪,被判监禁12个月。上述两项行动目前仍然继续,不排除将有更多涉案者被检控。至于其他涉案的内地居民,本处已将有关情况通报内地执法机关。

本处不时透过新闻简报会、新闻稿和传媒访问等渠道,发放有关本处捣破假结婚集团,以及中介人和参与假结婚人士被成功检控的信息。为更有效发放有关资讯,本处亦特别制作了一段《切勿误堕假结婚陷阱》的宣传短片,让包括青年人在内的公众人士明白参与假结婚的可能后果,以及干犯相关罪行的严重性。本处日后会继续以不同和崭新的渠道发放有关信息,提醒市民切勿参与假结婚活动。

遏止跨国非法移民活动及打击伪造证件活动

本处一直与国际、内地及本地执法机关共同致力打击跨国偷渡和行使伪造证件的罪行,并设立了反偷渡情报局,专责打击跨国非法移民活动和调查涉及香港特区护照的案件。二○一八年五月,反偷渡情报局接获情报后,截获两名涉及非法偷渡活动的斯里兰卡籍和加拿大籍男子。该两名男子承认一项以欺骗手段取得服务的控罪,分别被判监禁18及22个月。同时,该名斯里兰卡籍男子亦承认一项管有伪造旅行证件的控罪,被判监禁18个月,所有刑期同期执行,被判监禁合共18个月。本处经常与各驻港领事馆举行定期会议,商讨打击非法移民及相关跨境罪案等问题。本处亦不时与国际及本地执法机关进行联合行动,遏止跨国性的偷渡罪行。在二○一八年十一月,本处在香港国际机场进行了代号为「天网」的大型行动,澳洲、加拿大、法国、日本、荷兰、英国及美国驻港总领事馆的代表人员亦有参与,担当顾问或观察人员的角色。

本处一直致力打击伪证活动,防止有人使用伪造旅行证件进入香港或经香港前往其他国家。调查人员在二○一八年共执行了28 982次打击伪证行动,并截查了28 993名旅客。另外,本处于二○一八年共检获449本伪造旅行证件和196张伪造智能身份证。本处会继续与本港、内地和海外其他执法机关及领事馆保持紧密联系,交换有关伪造证件的资料及情报,采取果断行动打击有关罪行。

为防止不法份子利用伪造香港身份证作非法用途,本处会继续为政府及私人机构等须经常处理身份证明文件的人员举办讲座,讲解智能身份证的防伪特征和辨别伪造智能身份证的方法,藉以提升前线人员的警觉性。

加强打击贩运人口

为确保有效落实各政策局和部门的打击贩运人口工作,并提高公众对贩运人口的认知,特区政府已于二○一八年三月成立一个高层次督导委员会,由政务司司长担任主席、保安局局长和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出任副主席、相关部门首长出任委员。督导委员会会就打击贩运人口和加强保障外佣两方面作出策略性指导,并制订《香港打击贩运人口及加强保障外籍家庭佣工行动计划》,提出一系列全面且具策略性的针对措施,涵盖识别受害人、调查、执法、检控、保护和支援受害人、预防工作以及与各持份者建立伙伴合作关系等多个范畴。

本处非常重视打击贩运人口活动。打击贩运人口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不断加强和完善识别受害人机制。二○一五年,入境处首先推出贩运人口受害人识别机制,以审核和识别被捕或报称为受害人且属于受剥削风险较高的人士,例如非法入境者、性工作者、非法劳工、外佣和输入劳工等,以及其他怀疑可能为受害人的个案。

调查方面,本处会继续参与由警务处、香港海关、劳工处和入境处组成的「跨部门联合调查队」的定期会议,讨论贩运人口活动的最新趋势和打击贩运人口罪案的执法措施、交换情报,以及进行联合调查行动。

在人员培训方面,本处已把贩运人口议题纳入部门人员的入职训练中。此外,本处亦会继续积极参与「打击贩运人口国际会议」等国际或地区会议和工作坊,以找出针对贩运人口问题的最佳办法。

成立反恐科

为了加强反恐侦测及调查能力,入境处于二○一八年六月成立反恐科,负责制订和检讨本处的反恐策略、收集和分析反恐情报、对怀疑恐怖份子的出入境活动进行调查和执法行动,以及与本地、内地及海外执法机关及驻港领事联系。此外,入境处亦已指派七名反恐科人员,作为本处代表,参与「跨部门反恐专责组」的工作。

本处会因应恐怖袭击的威胁评估及实际情况,继续在各口岸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截查和讯问可疑人士。此外,本处会把怀疑与恐怖主义活动有关的访客资料纳入监察名单。如在口岸截获该等人士,本处会拒绝其入境并转交相关执法部门跟进。二○一八年,反恐科人员在香港国际机场和各陆路及港口管制站共进行了3 909次相关的巡查行动,截查人次为14 278。

为提升入境处人员的反恐意识及对恐怖活动的认知,本处重点加强前线人员的反恐训练,以堵截怀疑涉及恐怖活动的可疑旅客。自二○一六年十一月起,本处定期举办内部反恐训练课程及演习。截至二○一八年年底,本处为2 784名入境处人员举办了47次内部反恐训练课程;而「跨部门反恐专责组」自成立以来,则为326名入境处人员举办了六次反恐训练课程。

本处会继续透过不同渠道与本地、内地及海外执法机关交流反恐情报,分析和调查所得情报,并依法实施有效的出入境管制,拒绝危害社会本港治安的人士入境,以确保香港继续成为全球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免受恐怖主义威胁。

全面检讨处理免遣返声请的策略

统一审核机制于二○一四年三月实施。机制实施初期,藉非法入境、逾期逗留,以及在口岸遭拒绝入境时提出免遣返声请的数目明显上升。针对有关情况,特区政府于二○一六年就处理免遣返声请的策略展开全面检讨,并落实多项针对性措施,包括防止可能提出声请的人抵港、加快审核程序、加强执法及加快将声请被拒的人遣送离港等方面,从根本解决免遣返声请的问题。本处一直积极配合相关的检讨工作,二○一八年多项措施继续取得成效。

打击非华裔人士偷渡来港

在统一审核机制实施初期,声请人的其中一个主要抵港途径是从原居国经内地再非法进入香港,他们主要来自越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不获免签证入境待遇的国家。本处非常关注有关情况,与香港警方及内地有关当局保持紧密联系及相互情报交流,协力从源头打击这类非法偷渡活动。

自二○一六年二月中展开有关专项行动以来,内地相关省区公安边防、出入境部门在各省区持续打击非法入境活动,专项行动成效明显。非华裔非法入境者的数目自二○一六年下半年起显着回落。二○一八年,被截获的非华裔非法入境者有639人(每月平均53人),较二○一五年第三季高峰期的1 241人(每月平均414人)减少约87%。在二○一八年,本处与内地执法机关和香港警务处共展开九次联合行动,成功侦破多个跨境犯罪集团并拘捕了440名涉案人士,包括150多名人蛇集团骨干成员。

入境处留意到人蛇集团蛇头会改变手法,包括转移偷渡路径和模式。因此,入境处和本地及内地的执法机关必须继续紧密合作,严厉打击水陆两路的偷渡活动及贩运人蛇集团。

实施印度国民预办入境登记

另一方面,由于为数不少的免遣返声请人为利用免签证访港待遇来港后逾期逗留的印度籍旅客,本处自二○一七年一月二十三日起实施「印度国民预办入境登记」,以防止属高风险类别的印度籍可疑访客前往香港。根据有关安排,印度国民若非属于获豁免类别人士,必须预先在网上申请及成功办妥预办入境登记,才可免签证来港旅游;否则须向本处直接申请入境签证。预办入境登记的有效期为六个月,期间可多次入境。如符合一般的入境规定,登记人在预办入境登记的有效期内,可凭自行列印的「印度国民预办入境登记通知书」及其已登记的有效印度护照,多次免签证来港旅游,每次逗留最多14天。截至二○一八年年底,共有663 885宗已成功登记。自「印度国民预办入境登记」实施至二○一八年年底,逾期逗留的印度旅客每月平均人数较二○一六年每月平均人数下跌超过80%,而由印度国民所提出免遣返声请的每月平均宗数,亦较二○一六年的每月平均宗数下跌近80%。

打击在港从事非法工作的免遣返声请人及其雇主

根据《入境条例》第38AA条,非法入境者或受遣送离境令或递解离境令规限的人不得接受有薪或无薪的雇佣工作,或开办或参与任何业务。违例者一经定罪,最高可被罚款五万元及监禁三年。自条例生效至二○一八年年底,共有2 132人因涉嫌违反该条例而被捕。

本处不断加强采取执法行动,针对打击在港非法工作的免遣返声请人及其雇主。根据分析,非法入境者或免遣返声请人比较集中于个别地区的回收业、饮食业、装修单位等从事非法工作。因此,本处不断加强巡查有关地区的工厂、酒楼、食物制造工场、装修中的单位、废料回收工场、货柜场和货仓等地点,收集情报,并在适当时进行拘捕行动(包括有需要时与其他执法机关采取联合行动)。二○一八年,本处共采取720次针对非华裔非法劳工的行动,合共拘捕了451名非华裔非法劳工和242名本地雇主。同时,本处亦会继续加强宣传,提醒雇主雇用不可合法受雇的人属严重刑事罪行,会被判即时入狱。

审核程序

自统一审核机制于二○一四年三月实施,本处就根据所有适用理由审核免遣返声请。在刚实施有关审核机制时,尚待处理的个案共有6 699宗。由二○一四年三月到二○一八年年底,本处共接获16 584宗声请;同期,本处已就16 032宗声请作出决定,当中127宗获确立,另6 705宗撤回。整体而言,在二○一八年年底,尚待审核的声请为546宗,较二○一七年年底的5 899宗大幅下降91%。尚待审核的个案主要由来自孟加拉、巴基斯坦、菲律宾、印尼及印度的声请人提出,合共约占总数66%。

二○一八年,本处共接获1 216宗免遣返声请,较二○一七年的1 843宗减少34%,亦较高峰期大幅减少八成。本处不断致力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推出多项优化审核程序和提升资源运用效率的措施,包括提早预约审核会面安排和优化简介会流程等,藉以加快审理声请个案。现时本处处理每宗声请的时间已缩短至约10星期,而审核会面的成功率亦由二○一四年统一审核机制实施初期的61%,提升至二○一八年的94%。

总结统一审核机制实施至今,通过各项加快处理声请个案的措施,以及政府适时增加公费法律支援的处理配额,本处于二○一八年共处理5 467宗声请个案,较二○一七年的4 182宗增加31%,达到每年处理超过5 000宗个案的预期目标。现行措施取得成效,本处已于二○一九年一月内整体完成审核所有积压的声请。随着过往积压个案已完成,入境处可就新接获的声请即时展开审核程序。入境处会逐步转为集中人手及资源处理后续工作,首要为支援上诉程序,并尽快遣送声请被拒者离港。

因应大部分声请不获确立的人士会就入境处的决定提出上诉,特区政府已增拨资源及委任新委员加入酷刑声请上诉委员会,加快处理上诉个案。本处会积极配合支援相关上诉程序,包括透过调配人手和资源及优化工序。就有关免遣返声请的司法复核许可申请有上升的趋势,特区政府一直就处理免遣返声请的情况与司法机构保持沟通。本处会继续按情况作灵活安排,就处理各种与声请有关的法律事宜提供适切支援。

为更有效规范审核程序和防止故意拖延或滥用机制的情况,特区政府现正检讨《入境条例》中关于审核声请的程序及相关事宜的法律条文,并参考现行统一审核机制的运作经验及其他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文和安排。特区政府已于二○一八年七月十日及二○一九年一月八日就有关检讨的进展向立法会汇报,并计划在二○一九年上半年向立法会提交条例草案。入境处会积极配合有关修订法例的工作。

加快遣返免遣返声请不获确立的人士

本处会尽快依法遣送所有免遣返声请不获确立的人士。本处一直保持与声请人主要来源国的政府、航空公司及其他政府部门密切沟通,确保可尽快将声请不获确立的人士遣离香港。于二○一八年,本处共遣返2 527名声请人,当中属声请被拒的人有1 859名,较二○一七年上升38.7%。

本处亦积极寻求各种进一步提升遣送效率的方法,例如利用包机执行大规模遣送行动,大大提升了遣送工作的效率。本处自二○一七年底起,先后三次租用专机进行大规模的遣返行动,将一共171名越南籍非法入境者遣送离境。二○一七年十二月、二○一八年二月及十二月,本处以包机航班分别把68名、20名及83名越南籍非法入境者遣离香港。另外,遇有不愿意接受自愿遣返安排甚至以激烈手法拒绝离境的人士,本处会与有关航空公司和领事馆人员联络,在有需要的情况下,本处会采取强制遣返行动,或派员乘搭同一航机陪同该人士离境。

由于遣送工作备受其他外在因素影响,包括声请被拒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阻碍遣送行动、航班安排或申领回国证件需时等。入境处会积极与各方沟通及尽力协调,并为相关工作持续作策略性规划。本处会继续按实际情况,以切实可行的方法执行有效率的遣送工作。

与海外国家联系

此外,本处一直与声请人的主要来源国家保持紧密联系。过往曾出访越南、巴基斯坦及孟加拉,介绍香港在打击非法劳工及人口贩运方面的严格法例条文、实施统一审核机制的目的、就执法行动的情报搜集和联络事宜商讨合作,以及与当局商讨如何加快遣送程序。本处日后会按需要出访有关的主要来源国家,与当局沟通会面以反映该国人士偷渡来港及在港提出免遣返声请的情况,以及与当地执法机构建立联系、交换情报和开展合作。同时,本处会继续加强与有关国家领事馆的沟通,进一步加快声请被拒者的遣送程序。

新一代智能身份证换证计划

新智能身份证及「新一代智能身份证系统」已于二○一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在五间人事登记办事处推出,而全港市民换领身份证计划(换证计划)亦已于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展开,市民可在九间新设的智能身份证换领中心(换证中心)办理换证。

新智能身份证具备更强的防伪特征,其晶片和保障个人资料的技术亦有所提升。新证以更优质的物料制造,因此更加耐用。由二○一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至二○一九年一月三十一日,本处共签发了100 754张新智能身份证,其中26 287张是经换证计划签发的。

「新一代智能身份证系统」提供多项新功能及设施,让市民可享用更便捷的服务,当中包括推出更新版本的流动应用程式,让市民可预约申领或换领新智能身份证、预先填写相关电子表格及查询轮候状况等。此外,新增设的自助取筹服务站、自助登记服务站及自助领证服务站均可让市民享用更便捷的服务。

有关换证计划的时间表,入境事务队成员、警务人员和劳工督察已于首个换证阶段,即二○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至二○一九年三月三十日,开始更换新智能身份证,让他们先行熟悉新身份证的特点,以便打击与非法入境及雇用非法劳工相关的罪行。此外,行政长官、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和主要官员亦可选择在这个阶段换证,以便一同推广新智能身份证。

其他智能身份证持有人亦已于二○一九年一月二十一日开始按其出生年份分阶段换证。首批换证的市民为一九八五年或一九八六年出生的香港居民,他们须于二○一九年三月三十日或之前换证。由换证计划展开至二○一九年一月三十一日期间,本处已为92 796名申请人办理申请,当中约91%的申请人已预约,而超过80%的申请人亦有透过互联网或流动应用程式预先填妥表格,使换证手续更快捷顺畅,整体换证效率得以大幅提升。下一批换证的市民为一九六八年或一九六九年出生的香港居民,他们须于今年四月一日至六月一日期间换证。本处会适时公布其他年龄组别人士的换证时间表。视乎实际的换证进度,整项换证计划预计约需四年完成。

本处一直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竭诚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对比上一次全民换证计划,在今次的换证计划中,换证中心的登记处理时间由60分钟缩短至30分钟。签发新智能身份证所需的时间亦由十个工作天缩短至七个工作天。此外,本处在今次换证计划中推出关爱措施,市民在其所属年龄组别的换证时段更换智能身份证时,可携同最多两名65岁或以上的亲友一同前往换证,让这些长者其后无须在所属年龄组别的换证时段自行前往换证中心换证。由一月二十一日至一月三十一日,已有8 099名市民带同一或两名65岁或以上的亲友一同换证。

为更有效推行换证计划,本处将继续透过不同的宣传渠道向本港或居于香港以外地方的市民介绍新智能身份证和提供换证计划的详情。

香港特区护照的签发及其免签证入境待遇

二○一八年,本处共签发701 467本香港特区护照。去年白俄罗斯、玻利维亚、安提瓜和巴布达及缅甸同意给予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入境或落地签证待遇。因此,现时合共有163个国家和地区给予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入境或落地签证安排。本处会继续游说更多国家和地区给予此项待遇,令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外游时更加方便。

增设全新设计的自助服务站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以应付市民对特区护照的需求,本处在总部和分区办事处共增设了九台全新设计的自助服务站,使自助服务站的总数由19台增至28台,方便市民以自助形式递交特区护照申请。

元朗办事处迁址及火炭办事处扩充

元朗办事处在二○一八年二月迁往元朗桥乐坊2号元朗政府合署1楼,而火炭办事处亦在二○一八年一月完成扩充工程。该两间办事处主要为市民提供香港特区旅行证件的申请及签发、延长在港逗留期限的申请、登记和补发身份证等服务。元朗办事处新址交通便利,面积较旧址大幅增加,让市民可在更宽敞的环境下办理申请手续。扩充后的火炭办事处则增设了服务柜台,以提升办事处处理申请的能力,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驻内地办事处入境事务组提供香港特区护照换领服务

为进一步便利身在内地的香港居民,自二○一六年十一月七日起,他们可透过驻北京办事处、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驻成都经济贸易办事处及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的入境事务组递交换领香港特区护照的申请,并在该驻内地办事处领取新护照。此外,驻武汉办的入境事务组亦自二○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起办理同类申请。二○一八年,五个驻内地办事处的入境事务组共处理2 660份换领香港特区护照申请。

为身处香港境外陷于困境的香港居民提供协助

本处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公署)、中国驻外国使领馆、外国驻港领事馆、香港特区政府驻外办事处及其他政府部门紧密合作,为身处香港境外而陷于困境的香港居民提供切实可行的协助。此外,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设有24小时电话求助热线「1868」,为身处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香港居民提供紧急协助。同时,外交部的24小时领事保护热线「12308」亦会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转介香港居民的求助个案予本处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处理及跟进。

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于二○一八年处理的求助个案共有3 592宗,当中大部分求助涉及在境外遗失旅行证件、入院或伤亡等。另外,入境处亦已设立后备支援队伍,以便一旦发生紧急事故时,可迅速增派人手接听求助电话和解答市民的查询,或直接到有关地方为身处当地的香港居民提供紧急支援。

为提升市民出外旅游时的安全意识,本处于二○一八年加强宣传活动,与公署到多间大学、中学及制服团体协作举行「海外安全与领事保护工作」专题研讨会,介绍中国领事保护及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的工作,提醒他们在外游前及身在外地期间应注意的事项和资讯,包括求助方法和须知等。此外,本处与公署共同制作了「领保动漫视频」,在保安局网站、入境处网站、YouTube频道,以及入境处有关办事处和出入境管制站等不同平台播放,以进一步增加市民的领事保护知识和外游时的安全意识。本处与公署更邀请了旅游业和航空业的代表出席该视频的发布仪式,仪式亦透过媒体发布,以加强市民外游时的安全意识及对领事保护工作的了解。在过去的圣诞节前夕,本处与公署人员亦曾到机场管制站派发以中国领事保护和外游安全信息为主题的纪念品,直接向准备外游的市民作出宣传。

「外游提示登记服务」

香港居民可在前往外地旅游前,透过「外游提示登记服务」登记他们的联络方法和行程,方便本处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在紧急的情况下与他们联络并提供协助。此外,用户亦可透过「我的政府一站通」接收最新外游警示及相关公开资料,又或视乎情况,同时接收流动电话短讯。截至二○一八年年底,共有75 454名香港市民已登记此项服务。

在香港境外发生的重大事故

二○一八年,香港境外发生了数宗涉及港人的重大事故,包括台湾花莲地震(二月)、澳洲阿德莱德发生车祸(四月)、日本大阪及北海道受天灾侵袭(九月)和日本北海道发生车祸(十二月)。本处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与公署、相关中国驻外使领馆、外国驻港领事馆、香港特区政府驻内地办事处和其他政府部门保持紧密联系,为受影响的港人及其家属提供切实可行的协助。

招聘入境事务人员

在二○一八至一九财政年度,入境处会招聘约800名人员(当中包括200名入境事务主任及600名入境事务助理员)。此外,在下一个财政年度(二○一九至二○),本处会继续招聘相应人手,以配合业务发展的人手需求。新一轮公开招聘入境事务主任的活动会于二○一九年第一季展开,而公开招聘入境事务助理员的活动会继续全年进行。

入境事务处训练课程获职业资历认可

本处一直致力为部队成员提供灵活和多元的进修途径,以期提升本处的部队质素、推广终身学习文化,以及促进成员的个人发展。本处于二○一八年联同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为入境事务助理员职系开办三个在职和入职训练课程,有关课程获资历架构认可。在资历架构下,新入职的入境事务助理员完成入职训练课程后,可获颁属资历架构第四级别的《入境事务及管制专业文凭》,级别与副学士学位及高级文凭同等。此外,高级入境事务助理员和总入境事务助理员完成相关在职训练课程后,亦可分别获颁属资历架构第四级别的《入境事务及管制预修管理专业证书》及第五级别的《入境事务及管制前线管理专业证书》,两个级别分别与副学位及学士学位同等。截至二○一八年年底,共有462名部队成员已完成有关训练课程,包括48位总入境事务助理员、24位高级入境事务助理员和390位入境事务助理员。本处会继续申请把不同的训练课程列入《资历名册》内,令更多部队成员获取相关专业资历。

获颁奖项

科技日新月异、推陈出新,入境处必须确保服务与时并进,积极拓展方便旅客出入境的措施和设施,以提升整体的通关效率。在应用崭新科技方面,本处于二○一七年推出采用容貌识别技术核实访港旅客身分的自助离境服务「离境易」,赢得亚太智能卡协会二○一八年度的「Radiant先锋大奖」,以表扬入境处在公共身分系统领域内率先使用智能科技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的成就。截至二○一八年年底,已有超过620万访客人次使用该服务。

本处一向秉承精益求精的服务理念,竭力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本处在二○一八年继续得到社会认同,屡获殊荣。在机场管理局举办的「二○一八年香港国际机场优质顾客服务计划」中,本处勇夺「企业团队卓越奖」的最高殊荣「年度最佳顾客服务奖」,并与香港机场管理局共同夺得「合作团队卓越奖」。此外,本处亦同时获颁发「最佳顾客服务跃进大奖」及「香港国际机场二十週年最佳服务创新奬」。另外,本处每年均会举办「最有礼貌入境管制人员」选举,得票最多的管制人员会获香港旅游发展局委任为「香港礼貌大使」,发挥部门以礼待人的精神。

二○一八年,本处有两名人员获颁「申诉专员嘉许奖(公职人员奖)」,是连续第20年有同事获得这个奖项。本处亦有四名人员获颁「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嘉许状」,以表彰他们持续优秀的工作表现,是连续第15年有本处人员获得嘉许。另外,本处自二○○六年开始一直获得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颁发「同心展关怀」标志,并在二○一五至一六年度起获颁发「10年Plus同心展关怀」标志,肯定了部门对关怀社区、员工及环境的承担。本处定当继续悉力以赴,发扬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香港入境事务处YouTube频道

本处于二○一六年二月推出香港入境事务处YouTube频道,方便市民随时随地阅览入境处的服务及活动资讯。已上载该频道的短片共分为三大类别,即介绍最常用入境处服务的申请要求及程序的「服务动资讯」,以及分别介绍本处工作和活动的「关于我们」及「部门活动花絮」。本处在二○一八年继续制作和上载了不少短片,内容包括介绍全港市民换领身份证计划及新智能身份证的特征。香港入境事务处YouTube频道自推出以来,已上载超过140段短片,总浏览人次超过128万。本处会继续制作和上载更多短片,充分利用不同平台,为市民带来更大的便利。

二○一九年的展望

将投入服务的新管制站

为配合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继高铁西九龙站及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的管制站于二○一八年启用后,香园围口岸亦预计将于二○一九年落成,届时边境管制站的整体旅客处理能力将可进一步提升。本处会积极配合有关发展,为旅客提供高效率的出入境检查服务。

加强「全港市民换领身份证计划」的关爱元素

「全港市民换领身份证计划」已于二○一八年十二日二十七日展开,分阶段让市民换领新一代智能身份证,本处会适时公布各年龄组别人士的换证时间表。此外,由二○一九年第二季开始,本处将会首次以外展形式,陆续到访全港各长者及残疾人士住宿院舍,为他们提供「到访院舍换证服务」,让他们除了可在其所属年龄组别时段前往换证中心换证外,还可选择在住宿院舍换证。

在筹备换证计划时,本处已咨询多个残疾人士非政府团体,以了解有他们的各种需要。综合各方意见后,本处相应增加各换证中心的无障碍及关爱设施,包括较大及高度颜色对比的指示标志、可调较高度的电动登记工作枱及点字版本的申请表格等。

另外,为方便长者及视障人士在换证中心内使用服务,本处已经于港岛换证中心安装室内无障碍导航系统。系统会透过蓝芽或无线网络讯号,知道使用者在换证中心身处的位置,从而作出室内导航。本处将会陆续在其他换证中心加装此系统。有关系统为政府首次采用,使用者利用智能电话下载流动相关应用程式后即可使用,过程简单方便。

推出「新一代电子护照系统」

「新一代电子护照系统」预计将于二○一九年第二季分阶段推行,届时本处亦会推出新一代电子特区护照。新护照将会引进市场上最新的防伪特征,使伪证率维持于低水平,巩固海外国家或地区对给予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入境待遇的信心。

研发「新一代个案简易处理系统」

「新一代个案简易处理系统」(包括「签证自动化系统」、「协助在外港人、生死及婚姻、居留权决策支援系统」和「执法个案处理系统」)的拨款申请,已于二○一八年五月四日获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项目现正进行招标,预计将于二○二一年起分阶段推出。

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

为了促进香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特区政府最近分别与巴拿马政府及亚美尼亚政府就互免签证入境安排达成协议。由二○一九年二月十日起,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可免签证前往巴拿马旅游,最长可逗留30天。巴拿马国民护照持有人亦可免签证来港旅游,最长可逗留30天。另外,由二○一九年三月三日起,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亦可免签证前往亚美尼亚,最长可逗留180天。亚美尼亚国民护照持有人亦可免签证来港旅游,最长可逗留30天。届时,将有合共165个国家和地区给予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入境或落地签证安排。本处将继续审视并考虑放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签证要求,以促进旅游、文化和经济交流。

继续全面检讨处理免遣返声请策略

全面检讨处理免遣返声请策略已初见成效,而有关检讨将持续进行。随着审核积压声请的工作已整体上完成,本处会继续透过高度公平标准的程序,高效处理免遣返声请。本处亦会作好准备,在来年集中处理后续工作,包括全力跟进上诉及遣返的程序,透过内部调配进一步提高整体成效﹐并会适时启动遣送程序及就此与各方(包括声请人来源国政府)保持紧密有效沟通。本处亦会持续打击偷运非华裔非法入境者来港和实施其他入境前管制措施,加强针对非法工作的执法,减少声请者来港的诱因。本处将继续积极配合检讨,并就即将开展的修订《入境条例》草案讨论工作提供全力支援。

兴建新入境处总部

本处计划于二○一九年向立法会工务小组委员会及财务委员会提交在有关将军澳兴建新入境处总部的拨款申请。除了现时的总部外,部分目前因空间短缺而分散在不同地区和租用物业的办公室和设施亦会整合于拟建的总部内,以提高部门的指挥和运作效率,加强协作和沟通,并且提升执法效能。为了向市民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本处亦计划为新总部加入智能元素,当中包括设置多元化自助服务站,让市民递交各项申请和领取各类证件或签证,无须在柜枱前排队轮候有关服务。如拨款申请如期获得通过,工程预计会在二○一九年展开。

屯门综合办事处

为提升服务质素及因应市民对本处服务的需求,入境处将于二○一九年第三季在屯门兆麟政府综合大楼设立屯门综合办事处,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人事登记、旅行证件申请、延期逗留申请,以及出生和婚姻登记。该办事处亦设有自助服务设施,让市民享用更多元化的电子服务。

为提供更便捷及具成本效益的服务,现时的屯门出生及婚姻登记办事处将迁往新的屯门综合办事处。新办事处的婚礼大堂及公众等候处较原址宽敞,并会增设摄影专区,以提升服务质素。

入境事务处处长曾国卫(右五)今日(二月一日)主持入境事务处二○一八年工作回顾新闻发布会。

入境事务处处长曾国卫今日(二月一日)主持入境事务处二○一八年工作回顾新闻发布会。图示曾国卫介绍新一代电子护照防伪特征。

2025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补选提名期
空间数据共享平台網站
《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5周年网上展览
言归「证」传
立法管制大麻二酚(CBD)
两文三语运动 2025
检视卫生黑点
支持社企 日日友建树
2025年施政报告公众谘询
2025-26 年度财政预算案
2026年人口普查小型试验统计调查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维护国家安全
安全社区期刊
跨部门反恐专责组网站
全年招聘入境事务助理员
人才清单
talent.gov.hk
科技人才入境计划
优才、专业人士及企业家入境计划
粤港澳大湾区
外游警示制度
外游提示登记服务
安全出行话你知
外交部领事保护与服务资讯
保安一站通
恶劣天气下的安排
香港法律服务
立即下载「防骗视伏App」!
禁止蒙面规例
使用智方便 生活新体验
完善选举制度 落实爱国者治港
2025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补选提名期
空间数据共享平台網站
《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5周年网上展览
言归「证」传
立法管制大麻二酚(CBD)
两文三语运动 2025
检视卫生黑点
支持社企 日日友建树
2025年施政报告公众谘询
2025-26 年度财政预算案
2026年人口普查小型试验统计调查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维护国家安全
安全社区期刊
跨部门反恐专责组网站
全年招聘入境事务助理员
12-02-2019